文档介绍:诗词润童心,做儒雅少年
■周咏梅
古诗词不同于现代文,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他们没有类似古代诗人们的生活经历,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没有相似的生活感悟。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老师教学上难之又难。
如何做好古诗词的教学工作呢?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激发学习诗词兴趣
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理念陈旧,归结为一下两种。
。可是我们大多数教师自身的素质还没达到如此境地,给学生范读时候自己很投入,但是感染力不够,也无法让学生带动起来。只是自身一味的表演!指导学生诵读时候,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只是过分强调学生朗读行为本身,反而束缚了学生手脚,弄的学生不愿意朗读,教师的意图得不到有效贯彻,只能一个人表演!
,从考点出发。老师设计教学时,出发点在围绕考点,总结设计一套针对做题的诗词欣赏教学法,追求高效课堂。教师根据自己中考经验,总结好方法,现场拿一首或者几首诗词做示范,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掌握此类方法,用到其他诗词中。以培养学生快速做题能力。实用性很强。这些传统的诗词教学,学生学起诗歌味同嚼蜡,实在提不起兴趣了,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诗词魅力的感受!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让诗歌愈发远离我们的学生。
实践证明,转变古诗词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那种死记硬背的诗词的方法,转而加强对诗词内容的感悟,语言的品味,以此提高他们诵读诗歌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诗词欣赏能力;改变大量习题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去体味诗词中独到而感人的形象,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有了这样的理念,学生的学习诗歌兴趣定会大大提高。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诗词的效率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至关重要,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切实领会到诗词的精华所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那种遭遇,和他们的角色不一样。以至于,他们根本体会不了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的想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他们的角色来个呼唤,让他们融入到当时的社会里,把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变成学生自己所见所想。学生和角色转换了,感同身受。自然也容易理解诗歌内容了。变成了“我”,学生无不深入其中。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一诗时,我先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此时,诗人正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当时的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做官,去兖州省亲途中,一路游览,途径泰山。是年二十九岁,风华正茂!然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路省亲交友,突然遇到这么雄伟的五岳之尊,突兀于天地之间,会有如果感想呢!让他们试着回到古代,化身杜甫,把诗歌转写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其效果之好,大出乎我的意料!杜甫年轻人豪气云天的壮志,泰山的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及俊秀于天地之间的美景跃然纸上!
,几乎每个学生都深深进入其中。如果我们也能来个诗词大穿越,我相信,一定会让学生乐意接受。流行的总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妨把穿越千年,回到诗人身边,去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全过程,以及内心的想法。甚至他才创作中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