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公共艺术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艺术论文.doc

上传人:JZZQ12 2018/7/16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艺术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们上的这本书共介绍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这三种艺术,下面我就视听艺术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
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视觉艺术是一种感受的方式,它也就是造型艺
术。它的特点是所选用的材料是多方面的,木、泥、铜、布多种多样;所表现的
形态主要为三维的立体形态,既或是平面的两维绘画作品,也会因为色调变化和
***原则的运用,而使人们有三维感觉;视觉艺术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静态的、凝
固的特点,是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凝固的审美客体。不过静态的视觉艺术也可以产
生动态的效果。除了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大类别,其他的如漆画、粉画
、速写、根雕、木雕、剪纸等等,均具备以上所谈及的艺术特征。视听艺术包括广播、电影及电视。视听艺术表现在画面、声音、色彩等维度。经过几次的技术革命,现在的视听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其标志就是影视技术的数字化、小型化、家庭化。
电影一共经过了几次技术革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技术革命时电影和电视都是技术的产物,技术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丰富了电影和电视的表现手段,甚至使它产生质的变化。1927年,有声电影正式诞生。第二年,电视试验成功。“纯视觉的电影与纯听觉的广播于1928年相交,前者获得了声音,后者获得了画面。两者都变成了视听艺术。”这是视听艺术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为电影引入了一个新的表现维度——声音,它使电影美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创造了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二次技术革命于电影而言发生在30年代,于电视而言发生在50年,它为视
听艺术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现维度——色彩。这次革命虽不及上一次深刻,但使
视听艺术(尤其是电影)的呈现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至此,视听艺术已基本符合了巴赞“完整电影神话”的要求,人们很难想象
得出还有哪个表现维度遗落在视听艺术之外。所以有些电影理论家认为:“四
十年代中期以后,电影技术已经不能对电影艺术发生本质性的影响了,因为电影
的表现手段已经非常成熟。电影在技术上不会再有革命性的变化了。”?然而,
这个断言稍嫌匆忙。事实上,视听艺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已经来临,正处于蓬勃
发展之中。其标志就是影视技术的数字化、小型化、家庭化。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已经预言了数字化时代的
到来,这场涉及到人类生活各方面的新技术革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视听艺术产
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它使在技术上各有其源的电影和电视合二为一。电影和电视是否相互
独立这样一个众说不一的问题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电影机将被摄物的光信号转化
成化学信号记录在胶片上,电视摄像机将被摄物的光信号转化成磁信号记录在磁
带上,而数字式照相机(摄像机)则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记录在磁盘上。在后
期创作中电影在剪辑台上处理具体的物质(胶片),电视在编辑机上处理的影像的
电磁模拟信号,而与数字式照相机配套的后期设备则是计算机,它处理的是影像
的数字信号。全部后期制作,包括画面剪辑,声音合成,文字合成以及特技制作
,都将在计算机上完成。然后,计算机可以将制成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输出:输
出到胶片上,经传统工艺冲洗、拷贝,发行到电影院——电影;输出到磁带上,
由电视台播出——电视;输出到磁盘(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