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软件项目质量保证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软件项目质量保证方案.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7/16 文件大小:2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软件项目质量保证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软件质量保证方案
目录
1 总体介绍 2
公司简介 2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简介 3
2 配置管理 5
配置管理简介 5
配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5
配置管理的主要功能以及实施效果 6
太平洋软件公司配置管理引入实施方案 8
实施配置管理的必要条件 8
3 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9
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 9
需求管理 10
4 质量保证 12
实现对代码、文档和过程的评审 13
通过软件测试实现对软件质量的监控 14
5 项目管理 17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7
实施项目管理,保证软件质量 18
结论 21
总体介绍
公司简介
太平洋软件历史与现状
太平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是有近二十年历史的专业软件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南京、香港等地设有办事处,雇员总数超过200人。我公司早在八十年代就成功引进了世界领先的数据库产品Oracle;随后又先后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客户/服务器产品Sybase;世界领先的客户端应用开发工具PowerBuilder;商务智能系统BusinessObjects等。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太平洋软件看到软件工程对于软件发展的重要性,围绕软件生命周期超前引进了软件工程中的CASE工具:如软件配置管理工具PVCS,数据库设计工具ERwin,测试工具SQA、Pure系列等;并在服务过程中逐渐向国内介绍了一些先进的代表软件发展方向的理念:如软件工程、OO分析设计方法、测试方法、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为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的规范化做了一些工作,与此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工程理论和管理经验,并培养和锻炼出经验丰富、专业优秀的软件工程技术人员。
的普及,我们在基于自身雄厚技术力量和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出了与软件工程息息相关的咨询服务、项目实施,同时代理许多业界优秀的CASE工具。通过咨询服务,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软件开发方法、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对用户在具体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与监控,帮助用户评估软件开发商的能力,对其软件开发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评审;在我们对软件工程规范化的研究与咨询服务的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项目实施服务,主要包括帮助用户实施配置管理,进行软件测试以及数据采集和决策支持项目实施。
太平洋软件与CMM、ISO
我们在多年来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客户(软件的使用者)和软件开发企业的广泛关注。软件产品质量的优劣是客户满意程度的一个决定因素。然而,令人感到遗憾和忧虑的是,目前的许多软件产品不能使客户满意,软件开发项目经常超支、超时,甚至中途夭折,有些项目即使按时完成也往往连客户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更谈不上什么质量了。这些问题给客户和软件开发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长久以来,软件开发企业将其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置于不甚重要的地位,质量常常成为弥补落后进度和减少超支的牺牲品。对质量的敷衍了事,本质上就是对客户的敷衍了事,而经过市场的反馈作用,对质量的敷衍了事实际上就是对自身前途的敷衍了事。
国外的经验教训表明,对于软件开发企业来说,采纳和借鉴ISO9000和CMM质量模型是保证软件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鉴于目前我国软件界的状况,大多数软件开发企业往往连最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更不用说在产品的开发和维护上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做法了。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全面推广ISO9000和CMM的时机尚不成熟,很容易流于形式。软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产过程。保证软件质量,不是
CMM 评级,不是ISO 认证,更不是一篇篇漂亮的计划和报告,而是让客户满意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我们在保证软件质量的过程中要小心迷失方向,更不要为形式迷惑而忽略了本质。
从我国软件开发企业的现状出发,保证软件产品质量,应当从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地方入手,建立和加强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软件开发过程,只有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发挥出先进的方法和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简介
我们认为,为了保证软件产品质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软件开发过程:
实施配置管理
通过实施配置管理,我们可以做到:
对软件产品不同的版本进行管理,改善软件产品版本混乱的状况;
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代码和文档的变更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不同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进行协调,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
通过量化的数据和报表展现软件开发进度的状态。
加强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管理
采用规范、标准的分析设计方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