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格式:ppt   大小:34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上传人:sunhongz9 2018/7/17 文件大小:3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新儒学
西汉武帝后
百家争鸣
法家流行
春秋战国
黄老
之学
西汉前期
(武帝前)
从春秋到汉武帝治国思想是演变经过:
黄老之学,包括黄帝的学说和老子的学说,前者治身,后者治国。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黄老之学,是西汉初的政治指导思想,它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但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面临危机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解决之道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从“无为”到“有为”
采取的主要措施:即汉武帝“有为”的表现
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中朝制度)
经济:
(1)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
(2)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对外: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
1、背景:
(1)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社会形势(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土地兼并)的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四:“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天志”的自然法规。
材料五: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应该服从他,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限田,薄敛。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发展“仁政”思想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
2、董仲舒新儒学内容:
(1)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旨在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核心)
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④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①继承儒家,杂糅百家。
②外儒内法,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③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④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色彩。
(2)新儒学的特点:
(3)实质: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1)思想上:
(2)教育上:
(3)政治上:
3、汉武帝尊儒措施:
重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权,实行察举制。
①表彰六经,设立“博士”;
②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建立全国教育体制。
③以儒学作为教学内容,儒家垄断教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积极:
(1)政治上:
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②加强君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2)思想上: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3)文化上:
①儒学教育和制度化,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有利于文化发展和传播。
②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民族心理上: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