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美“和声”
2 013年12月31日下午,在充满浓浓新年气氛的各班教室里,“庆祝元旦暨班主任节感恩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五(4)班,生日蛋糕的香味袅袅……
学生主持:刚才,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爸爸妈妈那里听来的小时候的故事。你想过没有,当这些故事发生的时候,他们内心承受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父母的心声――
家长录音1:你很小的时候,脸上因摔伤而留下了一道疤。妈妈很心痛,暗自发誓:将来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把你的疤去掉。正好厂里订单多,要开两条生产线12小时两班倒,于是妈妈便申请参加。工作很累,但为了你,我不怕苦。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了,但妈妈发现你离我越来越远,每次让你好好学习的时候,你总是嫌我烦、嫌我唠叨。但不管怎样妈妈是爱你的……妈妈希望和你成为朋友。
学生主持:同学们,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听出母亲声音的当事学生泣不成声,其他学生也难忍哭声。在座的家长、教师也都不禁抹着眼角。
主题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感人一幕,源自学校开展“班级成长导师团建设”研究以来,家长成为引领班级学生成长的关键人之一,家校合作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其中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形态的不断创新。
逼近成长需求的“内核”
缘由一:小欣的爸爸出差,她告诉妈妈想和同学一起庆祝生日。妈妈跟班主任商量之后带了糖果等来到秋游景点。同学们分享快乐后,纷纷表示想过一次集体生日。
缘由二:班主任与家委会成员座谈,发现各层面学生都存在对家长态度恶劣、沟通不畅等问题,于是商定了集体生日的原则、目标,并作了相关策划。
缘由三:班主任召开全体家长碰头会,对发现的问题和活动原则、初步设想征求了意见。家长纷纷认同并主动申报任务。
在家校对话中,生成了活动的内容主题――集体生日,教育主题也得以丰富――从感恩班主任、任课教师到感恩家长,在后来的活动发言中,还谈到了要感恩“同学”,感恩“摔伤了还为活动忙前忙后的同学妈妈”,感恩“清洁工阿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完整的学生生活。面向完整生活的教育才会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才能培养完整的人。事实上,孩子校内校外判若两人的现象早已引起教育者的关注,而每个孩子在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问题只有依靠家长的力量才能还原。这一意义下的教育主题捕捉只有在家校深度合作中才能实现。
彰显教育资源的“综合”
家长成为活动的主体之一,合作的力量生成了教育的新气息。(见下表)首先,丰富了信息资源,如“小时候的故事”“爸妈的心声”,这是教师甚至学生自己都无法触及的地带。其次,家长对活动的承担解决了学校教育不得不规避的问题,如班刊印刷的费用、校外安全等。再次,每个家长都是独特的,从而带来了活动方式的丰富,如制作
“衍纸感恩卡”“电子相册”,而这些方式本身也将成为学生的习得,成为活动价值的延伸。家校合作,让教育更彰显“综合性”。
促进成长生态的“融合”
花絮一:小静是大队干部,学校大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