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以观念为主线的化学教学探微.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观念为主线的化学教学探微.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观念为主线的化学教学探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观念为主线的化学教学探微
摘要:提出了以观念为教学主线的化学教学构想;呈现了运用“构想”进行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内容教学的实践案例,并说明了设计意图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等。
关键词:化学教学;观念线索;物质的变化;教学过程;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13-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doi:.1008-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了“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1]”的教材编写建议,并指出“在化学课程中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是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负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经[1]”。基于此,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把其中渗透的基本观念外显为教学主线,以优化了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这对推进学生建构观念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笔者现以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将“物质的变化”内容编排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之中。其中为学生安排的主要内容有:观察实验1-1中的(1)~(4)四个小实验;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变化,引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等。此前,通过绪言课的学****学生认识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学****本课内容的基础。处在学生学****化学起始阶段的本课内容,学生把它学好,对后续学****化学能产生“正催化剂”的作用。为了让学生顺利认识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并建构好观念。笔者细致品读了教材内容,并通过深入思考,悟出其中蕴含着“物质观→实验观→变化观→分类观→能量观→普遍联系观”等重要观念,并以此作为教学主线实施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
1. 第一阶段:调出已有,主动探究
环节1——情景再现,引入新课
引言:通过绪言课的学****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学****化学应该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开始。
实验:出示蜡烛,点燃蜡烛,利用石蜡油将蜡烛固定于小木板上,吹灭烛焰。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生活中、小学科学课程实验中看到的情景,引入新课并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环节2——问题引领,初识变化(物质观)
问题1:从化学视角上看,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题2:你能举出身边的其他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吗?
任务1:仿照示例完成表格。(表中变化选取于学生的口述)
问题3:比较表中变化前后的物质,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情景不但是学生顺利寻找出变化的基础,而且为他们列举出生活中的变化建立了“样板”,初步建构物质的“变化观”;通过任务1中的示例引导,学生就会从认识物质的角度来初识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一类原物质不变,不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原物质改变,产生新物质,形成对变化进行“分类”的意识。这样就为学生从实验中“寻找变化-给变化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等方面搭建好学****支架”。)
:动手实验、观察与分析实验中的变化
环节3——完成实验,体验变化(实验观)
指导学生动手完成实验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