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7/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朝鲜族民谣音乐
民谣是朝鲜民族的声音,就像一提到《阿里郎》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朝鲜民族一样,民谣已经是使全世界能够听到的代表朝鲜民族的声音。虽然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了现在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及中国朝鲜族地区民谣音乐的不同发展,但是,民谣所带来的强烈民族共识性却是其它音乐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正是因为如此,要想了解朝鲜民族,朝鲜民族的传统音乐,那么对朝鲜族民谣音乐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产生的地区划分,如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叫,“南道民谣”中部的叫“京畿道民谣”西北部的叫“西道民谣”或“北部民谣”。另一种是根据最初产生的环境分为劳动、抒情、叙事****俗民谣等。朝鲜族民歌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其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曲式、节拍节奏、调式、旋法形态四个方面。 
一、曲式特点 
朝鲜族民间音乐旋律有多种曲式结构,乐段体是基本和最常见的,是由若干个小节形成,具有独特、典型、流畅的特点。最简单的是以一个乐句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上、下两句的单乐段,有上、下两句成呼应关系的,如“打铃”中的《乌龟歌》和《哼打铃》。 
三个乐句组成的非正规乐段, 多是由两句式的单乐段发展而构成的, 如“伊儿索里”中的《船之歌》第三句是重复上乐句一部分及下乐句而构成的三句式乐段。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体也比较常见,它们多是由单乐段发展而成的复乐段。如“伊儿索里”中的《丰年歌》是由上、下两句的单乐段完全重复而成,《农夫歌》、《阿里郎》中第三句为第一句的变化重复,第四句几乎完全重复第二句。 
二部曲式的民歌,多数情况是在本段与后段之间形成对比而构成A、B段,如《农夫歌》正词部分为四个乐句的完整乐段A,在节奏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单乐段B,构成A+B模式的单二部曲式。还有一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的民歌,在B段中出现A段的乐句,如《道拉基》《旧桔梗谣》都属此类。 
二、节拍节奏 
朝鲜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节奏体系,朝鲜语称之“长短”,包括节拍规则、节奏规律,也包括速度、强弱、语调的抑扬以及表示旋律的性格, 它是构成朝鲜族民间音乐特有风格的重要因素。由于节奏长短的搭配比较悬殊,不符合朝鲜语长短音节对比不明显、不具音位意义特征,也不符合朝鲜人民比较内在、含蓄的性格特点。因此采用三拍子使节奏即,有长短之别,对比又不至于过分强烈,才是最符合朝鲜语特点和性格特征的节拍形态。正因为如此,三拍子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六、九、十二、十八拍子等节拍形式在朝鲜族民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抑扬是节奏形态高低的重要因素, 它同其他的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各种长短所固有的不同物质与气质,它在长短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高潮点,它是朝鲜族音乐长短里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音乐的不同点。朝鲜族民间音乐就是运用这种复杂而有机的“长短”法来贯穿于旋律之中,使民间民歌更富有动感和活力,使得音乐多变,充分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表现了节奏的美感。 
三、调式特点 
朝鲜族民间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五声音阶是构成各种调式的基础。在各种调式中羽调式最常见,其次是徵调式、宫调式、角调式和商调式。根据现存民歌中出现的五声调式包括: 上平调、平界面调、下界面调、平调、界面调。一个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往往表现在构成调式的特殊规律上这种特殊规律常常由调式框架所决定。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