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重读茅盾的《子夜》.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读茅盾的《子夜》.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7/17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读茅盾的《子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读茅盾的《子夜》
摘要:文章从茅盾的代表作《子夜》的文本入手,分析都市空间、历史事件与虚构情景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其明喻性的叙事方式,社会批判的具体锋芒所指,对其作为“‘新形式’的历史小说”特色提出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都市空间;新形式的历史小说;现实主义
本文所要讨论的《子夜》,是茅盾(1896 —1981) 于1931 年至1932 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期间,作者曾将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交给《小说月报》、《文学月报》等杂志发表,全书由开明书店初版刊行。1954 年茅盾曾对《子夜》做过修改删削,以后通行的多为这个修订本,但本文则主要依据开明版的初版本讨论。
开明版初版的版权页上标明的时间是1933 年4月,但作家本人曾说:“《子夜》初版印出的时间是1933 年2 月初”[ 1 ]。这有很多证据。如在《鲁迅日记》1933 年2 月3 日条下,记载了当天收到茅盾赠送的“《子夜》一本”。而瞿秋白评论《子夜》的文章,则在1933 年3 月12 日就发表了。在这篇文章里,瞿秋白曾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2 ]。此后,虽然《子夜》也曾遭到国民党书刊审查机构的查禁,但始终畅销不衰。而在新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子夜》更是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视为现代小说创作的典范。历史似乎真的证明了瞿秋白的预言。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始有研究者对“子夜模式”进行反省,对茅盾创作《子夜》的方式进行质疑。这些质疑性意见虽然招致很多批评,但随后的“讨论”太多拘泥于对《子夜》地位的评定,严格地说并没有促进《子夜》研究的深入,甚至导致《子夜》研究的冷落。倒是在近些年来兴起的都市文化研究中,特别是在关于上海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子夜》常常被提及,但也只是作为一个参照,这是颇让人感到不能满足的。
在现实都市与虚构的文本之间
1933 年《子夜》问世的时候,一些批评家已经指出这部小说“大规模地描写中国都市生活”的特点①。这自然首先和作家本人的都市生活经验有关。从1916 年北大预科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任职,到1937 年底因上海沦陷而南下投身抗战文学活动,茅盾在上海几乎生活、工作了二十年。第一个十年,他主要以理论批评和文学翻译活跃在文坛,第二个十年,则以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成为左翼文学的重镇。开始,上海还只是在茅盾的作品中偶然显露一下(如《虹》),但到了《子夜》,这座城市则构成了小说文本的主要叙事内容。
《子夜》开篇描叙的“天堂般五月”里的上海黄昏风情,仿佛给整部小说涂抹了一层底色,而随后登场的
“三辆一九三○年式的雪铁笼汽车”所经过的路线:沿北苏州路,过外白渡桥,穿过南京路和河南路的交叉口,穿过西藏路,进入平坦的静安寺路……,则都是实有的地名。如果你手里有三十年代的上海旧地图,完全可以按图索骥。当然,如果那地图附带了一些相关的说明就更好,那样,你就会清楚,吴荪甫迎接吴老太爷的这条路线,正好在“现代上海城市的核心”租界区域之内[ 3 ],并且,又是金融和商业机构密集的地带,映入吴老太爷眼帘的五光十色,并非幻觉,而是有现实依据的。由此,你也会体味到,小说写到吴荪甫们的汽车“在平坦的静安寺路开足了速率”行驶时,提到“路旁隐在绿荫里中射出一点灯光的小洋房连排似的扑过来,”也并非随意拈来的闲笔。这些洋房,就是一般所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