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格列佛游记》评介.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格列佛游记》评介.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7/17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格列佛游记》评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格列佛游记》评介
(一)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活动,结果英国18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名列第11名。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并作为孤儿从小由伯父抚养,学业虽然不顺,但才思敏锐,走上社会后很快便能以笔为生,后来打入政坛做了大党报纸的著名笔杆子,但仕途艰辛,最终变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遭遇近乎被流放的命运返回爱尔兰。一生坎坷使他变得愤世嫉俗,饱览上层腐恶更令他愤懑不已,不吐不快,《格列佛游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此书为游记体小说。游记在当时自然是最热门的读物,虽然这部小说的内容纯属虚构但作者却一再声明他最讲真话,这其实是在暗讽市面上泛滥成灾的游记的真实性:你们都讲是真的,看我比你们讲得更真!不过,小说也好,游记也好,这只不过是作者抒发思绪的一个载体。但妙就妙在作者把这个载体编织得独具创造性而且极端诱人,可以吸引来无数读者,好让大家听他发表高论。
这本小说一共分为四部,每部独立成章,但主人公始终是外科大夫莱米尔•格利佛先生,其实这个主人公就代表作者本人,再加上使用第一人称,更有利于他抒发感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颇具童话色彩,但实际上是作者所处时代英国的一个精缩版,难怪此书一出当时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哪句话,哪个段落,哪个情节是在说政府的哪个人,哪种规矩和哪一事件,后代的版本便充满了许许多多历史诠注,甚至造就一批注释家;不过,这并不是该书能够经久流传不衰的原因,关键是里面讥讽的可笑政治***、荒唐政党斗争和因信仰而引起的战争等等直至21世纪的今天仍在世界各地流行,从这一角度来看,作者的抨击和感慨并没有失去现实意义。尤其是格利佛用尿扑灭厘丽浦后宫大火后反遭皇后嫉恨,只因破了一条多年的规矩就要因功究过严加惩处,这种冤枉事不管在那个时代都发生过,也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同情,因此这故事就成了经典,一代传给一代。
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这是作者在用放大镜观察国家和社会,虽侧重点仍在宫廷和国王身上,但视野已扩大到社会和一般平民,尤其是出现了格利佛的小保姆格鲁达绮这样一个人物,不但渲染出人情味,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童话色彩。可儿童们却不一定能看懂作者浓墨重彩详加描述的格利佛与勃罗廷奈国王一连数日的交谈。主人公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一个虽然体格庞大但却心地善良和思想高尚的贤主,并借他之嘴批评英国的政治和法律弊端和表明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良心。不过,这只是作者的一种乌托邦式幻想,勃罗廷奈国不照样有军队吗!“厘丽浦之游”和“勃罗廷奈之游”,即“小人国”和“大人国”多少年来都被当作童话,后人甚至去除了里面的复杂对话和评论,只剩下情节,编成连环画,卡通等等走入少儿的心灵。这虽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为此书的传播却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文明社会的人从小就知道了这本书。但我们有文化的中国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这并不是“格利佛游记”的全部。
第三部是“龙扑塔、巴尼拔、拉格纳、巫伯德利堡与日本之游”,俗称“飞岛”。这一部游记涉及好几个地点,内中有真有假,出现的人物有的虽然很奇怪,但体型跟我们一样,算不上是童话,所以后来的个别版本干脆将它删除。其实,它比其余三部更接近人类生活,作者针砭污垢也就显得更直接更具体,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不大容易被所有人容纳。但它写得如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