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造师二级公路务实
路基工程
一、路基的干湿类型
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原有路基的干湿类型按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原地基处理要求
一、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应不小于85%。
2、原地面坑、洞、穴等,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厚度复核要求。
3、当地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较好的材料等措施。
4、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米。当基岩面上覆盖层较薄时,易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当地面横坡陡于1:,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范要求的稳定安全系数。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护措施。二、填石路堤基底处理要求
1、除满足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外,承载力还应满足设计要求。
2、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层。
路基填料的选择
一、土石材料
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堤填筑材料。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石质土、粗粒土中的粗、细砂粉质土,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黏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堤填料。
轻、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堤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满足要求或经过处理之后满足要求的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堤填料,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填方路堤施工
一、土方路堤施工技术
1、不同的填料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应填筑同一种材料。每种填料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毫米。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厚度应不小于100毫米。 2、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填筑透
水较好的材料。
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4、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实验确定。 5、每一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横坡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米的台阶。
7、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相互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一)填筑要求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二级以下公路砂石路面公路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 4、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
5、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基本同步进行。
6、压实机械宜选用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7、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料土填土层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二).填筑方法:
包括:竖向填筑法、分层压实法、冲击压实法和强力夯实法。
(1)竖向填筑法(倾填法):主要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且铺设低级路面的
公路在陡峻山坡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路段,以及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的陡坡、断岩、泥沼地区和水中作业的填石路堤。
(2)分层压实法(碾压法)是普遍采用并能保证填石路堤质量的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铺设高级路面的其他等级公路的填石路堤采用此方法。填石路堤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四个作业区段、八道工艺流程进行分层施工。四级施工台阶是:,~,~,。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填石作业自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每一分层先是机械摊铺主骨料,平整作业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3)冲击压实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