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灼口综合征.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灼口综合征.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7/18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灼口综合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又称 Menopausal 综合征、舌灼痛、舌痛、口腔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感觉异常、舌感觉异常、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等,主要表现为舌灼痛。本病属于中医学舌痛范畴。舌痛,症状名,见于《中医临证备要》。由火热上炎所致者,症见舌上起红刺、舌痛而难举,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等加减;由阴液伤者,症见口舌干燥而痛、或舌光剥,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甘露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笔者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愈灼口综合征医案1 例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闫某,女,71 岁,退休教师,2011 年 11 月 18日初诊。患者于 2011 年 4 月因关节疼痛服用中药后(多为辛香走窜之品),遂发生舌痛,呈针刺样,伴有烧灼感,饮热或食酸味之物其痛难忍。遂见舌面生裂纹,舌痛日增,苦于就餐,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故来本院门诊治疗。诊见:舌痛,尤以进食辛辣、热或酸性食物为甚,张口吸入冷空气时痛减。患者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脚弱不耐久行,纳食无味,口干苦,因久治不愈情绪低落,心烦易怒,寐差,大便偏干,1~2 天 1 行,排便不畅,舌暗红、苔少,舌面裂纹纵横交错,裂沟深浅不等,其深者约2 mm,其宽者约 1 mm,脉弦细略数。既往史:患2 型糖尿病 4 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年。诊为灼口综合征,证属肝肾阴虚、燥热偏盛。治以滋阴降火为法,方用一贯煎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白芍各 12 g,麦冬、沙参各 15 g,川楝子 9 g,牛膝、牡丹皮、栀子、柴胡各 10g,黄连 6g,蒲公英 30g,生地黄、炒酸枣仁各 20 g。4 剂,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 4 剂后,舌痛减轻,仍觉口干,纳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少,有裂纹,脉沉弦数。继守上法,方用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加麦冬20 g,白芍、玉竹、石斛各 10 g,川楝子 6 g。5 剂,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约半月后复诊,舌痛大减,食欲大增,仍口干,大便偏干,舌暗红、裂纹浅、舌面薄白苔始布,脉沉弦略数。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处方:生地黄 20 g,山药、泽泻、茯苓各 15 g,牡丹皮、山茱萸、川楝子、柴胡各 10 g,沙参 18 g,白芍 12 g,陈皮 9 g,蒲公英 3 g。如法再煎服 7 剂,配合锡类散外用涂舌后,患者舌痛除,裂纹浅,舌面薄白苔始布,津液调和,饮食自如。

2013 年 5 月因水肿就诊,随访舌痛未见复发。

按:中医学理论认为,舌体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连,舌痛可由不同的脏腑病变引起。该患者既往有2 型糖尿病病史,阴虚燥热是其病机,加之患者年老肾亏,又服用治疗痹证的中药(多为辛温香燥之品),亦有化燥伤阴之嫌。患者舌痛久治不愈,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述病因皆能暗耗肝肾之阴,肾水不足,火热之邪沿经络上犯于舌,遂致舌痛舌裂诸症的发生。除了主症外,尚有腰酸脚弱,亦可作肾虚之佐证。阴虚火旺灼伤津液,不能上乘于口,故见口干。

大便偏干,排便困难乃津液不足,肠道失润所致。舌红、苔少有裂纹、脉弦细略数乃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明证,故治以滋阴降火法为主进行治疗。

初诊用一贯煎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谓一贯煎: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