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防范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范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7/18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范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范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
[内容提要]近年来,县乡政府债务风险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为此,加强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应该被尽快提到议事日程,切实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县乡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
在我国目前的五级政权架构中,县乡两级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这两级政府的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基层的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据中国新闻X透露,目前全国乡镇财政负债约1万亿元,以目前的2000多个县计算,平均每个县负债5亿元。财政部认可的县乡负债规模也已达 5000 多亿元。且乡镇负债非常普遍,仅青海省272个乡镇就有131个负债。
一、县乡政府债务沉重产生了系列问题
(一)县乡政府债务沉重是“三农”问题的重要诱因。县乡财政负债使县乡财政成了“吃饭财政”。于是常常置中央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禁止向农民随意摊派的政策于不顾,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收费和集资,致使部分地区农民不堪重负,出现了农民和乡村干部对抗、上访、农民与政府关系紧张的局面。
(二)降低了政府威信。县乡政府负债严重而长期拖欠不还,已造成恶劣的影响,县乡政府欠债被单位和个人起诉事件已屡见不鲜。县乡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廉洁、高效、诚信政府。政府欠债不还,带头不讲信用,其倡导建立信用政府的号召就空乏其力。
(三)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的阻碍因素。债务沉重的县乡政府,特别是经济薄弱地区的县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十分低下,对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对文教科卫的支持不够,不能满足本地区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技术,人才的趋利性使各种生产要素倾斜流动日益加剧,负债政府税源枯竭,反过来加重境内现有企业和农民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更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因分析
(一)财权和事权的体制划分,是深层次的原因。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财政赤字增加,地方财力明显地向省、市集中。在财力向省、市集中的同时,许多本不应由县乡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这直接导致了县乡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财政功能的发挥。1994年以来,省级政府的集中程度在不断加大,年均提高2%(%%);市一级政府同样在想方设法增强集中程度。
在县乡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下,市、县将财政压力向县乡转嫁。在县乡二级,即使是实行分税制改革,实际情况也只是名义上的分税制,在体制上依然是传统的包干体制。就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作为基层的县乡政府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县乡政府被要求承担与其财权不相称的大量事权,要提供大量本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物品,如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治安管理、各种税费征收、农村义务教育等。县乡政府为了完成上级
“指派”的各项任务,干点“政绩”,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向农民转嫁财政负担和大量举债。县乡政府负债是“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11%左右由省地负担,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甚少。
(二)树形象、攀政绩,资金使用效率低,监管制度不健全,进而形成大规模政府负债。一些县乡政府为了在任期出政绩,追求短期效应,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不顾方案可行性和资金使用效率,一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