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怎么样做好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政务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政务信息员所关注的。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政务信息历史演化。萌芽于氏族公社,形成于载,尧在位时,曾于庭前设置“进善旌”,让百姓站于旗下向他提出对政务的建议、评论。一时,进善言治理下天下者甚多。尧还命舜在土阶前竖立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以修明政治,称为“诽谤之木”,后来,以在庭前设置“敢谏之鼓”。中载,但历代王朝信息工作痕迹都到处可见。夏朝设“三正”(特正、本正、庖正),秦汉时设御史大夫,曹操设立秘书令,隋唐时设中书省设中书舍人,元朝有中书省、翰林院,明朝通政司,清朝秘书院。从1921年到1949年信息工作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沿用至今。
政务信息就是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政务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宏观性。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要求信息撰写人员民政工作主题、单位工作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政务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三是具有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政务信息还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言之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政务信息的采编技巧
一要学会取材。经常有从事信息编撰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政务信息从哪里来呢?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4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9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政务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政务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是注重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政务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
三要体现特色。条条块块承担的职能不同,信息的产生势必各有侧重。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要实事求是。信息编撰人员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提神,避免客套话和空话。
五要对号入座。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政务信息的写法
(一)确定信息主题。信息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主题的基本要求:一是正确。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内在性质。二是鲜明。基本思想清楚明确,毫不含糊。三是深刻。要把情况写明、写透。四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要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提炼主题。主题的提炼要从全部材料的筛选出发,从事物本质出发,从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日常工作中应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有特色、有借鉴、有启发、有探讨性、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二)细琢鲜明标题。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如何写好标题:—是题文一致。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内容准确,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等。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是将所要叙述的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信息标题大量使用的是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三是信息标题用好补语。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读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四是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