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解题技巧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题技巧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题技巧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题技巧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要学好小学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必要的练****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和技巧,以下便是本人在长期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解题方法:
一换数字,巧解题
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为只要列除法算式,都是大数除以小数,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往往将被除数与除数颠倒。例如,在解决“,问小明行走1米需要多长时间?”这道题时,不少同学列式:500÷25=40(分)。,500米改为4米。令我吃惊的是大多数同学式子都没列,只需半分钟就能回答出来,因为改过后的数字更贴近生活。
二整体换元,化繁为简
老师教学时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例如,在数学计算时,先教加法、再教减法,然后再教加减混合运算,最后再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其实任何复杂的计算都是由简单计算构成的。例如,1+3-2=(),这道题许多学生算不好,如果将这道题转变为1+3=(),()-2=()这种形式,小朋友们就能轻松算出答案,于是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教学甲比乙的2倍少3,甲是4,求乙是?此类题目时,我让学生把乙的二倍换成丙,于是题目变为:甲比丙(乙2倍)少3,甲是4,求乙?学生们知道丙是乙的二倍,丙比甲多3丙是7,乙=7
÷2,列出综合算式:(3+4)÷2。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楚到底是先加再除,还是先除再加,提高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率。
三找准方法,快计算
很多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都觉得题目并不难,但是要在短时间内正确得出答案却并不容易。如果要想快速、正确做出答案,找准方法很关键。于是我强调,在做计算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题目符不符合我们学过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例如:乘法的交换律、分配律等。在练****中我发现学生对标准形式的题型运用定律比较熟练,但灵活应用明显不足。例如,×(100+1)×+×,此类题目时,学生能运用定律,快速正确地解出答案,但只要将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定律,××76+×240,因为这类题目不符合定律,必须改动才能运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找准所适用的定律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题型适用什么样的定律,如乘法结合律、交换律,一般只适用于同级运算;乘法分配律一般适用乘加、乘减等混合运算。而且要想运用定律,算式必须是两步以上的计算。×99要运用定律,必须折一个数为另两数的运算,根据所学知识,99接近100,可变为100-1,原式变为:×(100-1),符合乘法分配律:a×(b±c)=ab±ac的形式,这时学生可直接运用定律,快速计算出结果。再如:×76+×240这道题,学生首先看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此题上不适用,而它的形式和乘法分配律:ab+ac=a(b+c)形式相似,仔细观察算式,
,运用所学知识可将原式变为:×760+×240。这时就可直接运用定律去计算。当然,简便计算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我们要在练****中积累、总结这些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逆向思维解难题
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