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刘公岛,一艘不沉的战舰.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公岛,一艘不沉的战舰.docx

上传人:rdwiirh 2018/7/1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公岛,一艘不沉的战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公岛,一艘不沉的战舰
平静的大海浸泡着一段悲壮的历史。
我住在位于半山坡的“海蓝蓝山庄”。窗外,是一片别墅群。一幢幢童话般的红色或蓝色的尖顶小房,错落有致地从半山腰一直铺到海边。海面平静得如同巨大的蓝色天鹅绒,上面点缀着一艘两艘渔船,点点风帆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再往远处看,是朦朦胧胧的小岛,如浮在海面上似的。无尽的苍穹,有一抹淡淡的白云,还悬挂着一轮淡淡的月亮,宛如秋水一般明澈的眼睛,正静静地凝视着海上的一切。
往左前方隔海望去,是静静的刘公岛。海面平静而温柔,但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百年前甲午海战那壮烈的一幕,我的耳边呼啸着战舰行进的声音和隆隆的炮声……
那是中华民族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在那一页屈辱的历史中,却有两个人的名字如暗夜的星光格外耀眼:邓世昌和丁汝昌。
1894年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黄海大战打响。面对强敌,邓世昌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致远舰全体官兵,同仇敌忾,义无反顾,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搏战。激战至下午,致远号多处受伤,且弹药将尽。正在这时,致远号与敌吉野号遭遇。邓世昌愤于吉野的横行无忌,想与它同归于尽,以解救旗舰定远号。他对大副说:“敌舰队就是凭着吉野号来行凶的,若是把它打沉了,这一仗就一定能打赢!”接着,他下令致远号以最快的速度向吉野冲去。但不幸中敌鱼雷,致远号旋即沉没,舰上官兵纷纷坠入海中。邓世昌坠水后,他断然拒绝随从递给他的救生圈,并且高喊:“事已至此,誓不独生!”接着又有一艘中国鱼雷艇快速驶来,水手们高呼:“邓大人,快上扎杆!”邓世昌仍然不应。这时,他的爱犬也游到他的身边,衔住他的手臂,却被他推开了。爱犬又衔住他的头发,他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随之沉没!
邓世昌怒沉大海之后,北洋舰队节节败退,几乎全线崩溃,但广大爱国官兵仍然坚持抵抗。1895年1月30日,刘公岛保卫战打响了。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丁汝昌率北洋海军广大将士,英勇拼搏,浴血奋战,连续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到了2月9日,经过十余日苦战的中国官兵已伤亡过半,弹药也将用尽,舰艇也多被击沉或击毁。这时,北洋海军中的洋员和贪生怕死之徒,劝丁汝昌投降。他明确表示说:“你们想杀我,可速杀之,我岂会吝惜这条生命?”2月12日凌晨,在孤立无援、一筹莫展的绝境中,丁汝昌愤而***,以身殉国,以死明志。不久,日本联合舰队占领了刘公岛,北洋舰队遂全军覆灭……
刘公岛,作为当年北洋水师提督署所在地,目睹了北洋水师从兴起到覆灭的全过程。此刻,暮色中,那遥指蓝天的忠魂碑,如同刺破青天的利剑,昭示着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又似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警示着后来的人们反思中华民族这惨痛的一页。
***,是中国惨败最根本的原因。反动没落的专制主义封建体制,必然导致统治者的昏庸***。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后,清政府认为规模已具,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慈禧太后一心扑在享乐上。她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宇,还不惜为此借下外债,占用海防军费!如此***之风,必然殃及海军。仅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甲午海战中,日本军舰多艘屡屡中弹,甚至有的炮弹穿透甲板而落入机舱,却无一艘被炸毁击沉,这是为什么?原来问题竟出在弹药质量之伪劣上!如此***,中国焉能不败?
天色完全黯淡了下来,月亮显得更加明澈。月光下的刘公岛,如一艘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