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地下室施工方案(正).doc

格式:doc   大小:22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室施工方案(正).doc

上传人:wyj199215 2018/7/20 文件大小:2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室施工方案(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为4448平方米。
地下一层,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础埋深-、-、-6米。
砼强度等级:垫层:C15,地下室结构C35 P6
中间设有2条后浇带。
二、工程特点:
由于本工程属于连体工程,工期紧等诸多特点。所以在施工中,项目将在施工质量、施工形象进度、各工种协调配合、现场文明施工、贵重产品保护、防止裂缝渗漏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始终如一认真按照质量标准、规范、设计的要求及业主和监理发出的指令施工,真正做到精工细作,确保工程质量。
实现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明确规定出项目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职责、权限,并把各单位工作体系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项目部范围中联接起来。
建立一套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规定质量信息反馈、传递、处理的程序和方式,保证整个项目部的信息全面、及时、准确。
建立综合的质量管理小组,以组织、计划、协调综合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质量检查工作体系。通过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来带动其它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项目部的管理水平。
2、强化施工进度管理
按照合同总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总进度计划和分阶段进度计划,同时要求各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必须纳入总进度计划控制之中。
加强计划的严肃性,积极组织均衡施工,实施对计划的全方位控制,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加强计划的动态管理,按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并实施检查制度。
事先编制总进度计划,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并加强对其实际施工中的控制,如出现超脱期现象,及时加以调整,保证能抢回工期。
在确保总工期的前提下,为减轻对生活、后勤的压力,编制劳动力平衡表,减少劳动力骤增骤减的现象发生。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机械、劳动力配备
一、施工工期要求
按照业主对整个工程和工期的要求,地下室结构工期为45天。
二、进度控制措施
1、技术保证措施
(1)深悉图纸,优化施工方案,提出针对本工程的合理化建议,编排合理的施工工序流程图。利用我公司成熟的施工经验,应用高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加快施工进度。
(2)及时组织施工图纸会审交底,事先及时地解决施工图纸中的技术问题。
(3)组织施工队伍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质量交底,避免返工。
(4)采取跟踪管理,在第一时间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经常查阅施工图、翻样图、修改图图纸及会审纪要,按图、按操作规程施工。
三、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及劳动力使用计划
1、主要机械配备表:
序号
施工机械及器材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功率
(KW)
备注
1
挖土机
WY100

2
2
钢筋对焊机
UN-100

1
100
3
钢筋弯曲机
GW6-40

2
×2
4
钢筋切断机
GQ40-2

2
2×2
5
木工园锯
MJ-105

4
4×4
6
木工平刨
MB153

4
4×4
7
平板振动机
P-5

4
×4
8
插入振动机
HZB-50

10
×12
9
塔吊
QTZ63

1

10
塔吊
QTZ40

1

11
拌和机
SJ-350

1

12
潜水泵
DG100

4
3×4
2、劳动力施工计划
本工程工作量较大,为保证按时完工,各工种必须进行穿插施工。另外,安装工作必须及时穿插在土建施工中,并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相互通气、协调,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各专业工种的使用要分开进行,不要出现相对集中和分散的现象,做到平衡使用劳动力。
第三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基准一级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
基准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以业主提供的规划院地界基准点及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其三角控制主网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5mm以内。
标高以业主提供的规划永久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规划院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可利用平面控制主网基准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闭合检查如果超出精度允许范围应及时纠正。
2、轴线控制测量精度
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误差不应大于5mm;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