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密度与浮力-掌门1对1
课题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课时
总1 课时
课型:新授
调整意见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和认识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对照课本“天平的结构”图所标明的各个部位的名称,观察天平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的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辨正的思想。
重点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认识托盘天平。
难点
对质量概念的初步形成和理解物体质量是一种属性。
教具
橡皮泥一块、冰块、杯子、托盘天平(附砝码盒)、常用测量质量工具的挂图、秤杆。
学法
教法
板书设计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质量二、质量的测量
定义: 测量工具
单位: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br
其他单位托盘天平的构造:
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调整意见
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生活常识
学习与探究伴你探究部分。
质量定义
单位、符号、
课本图7-2
(一)引入新课:,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
“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
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板书:。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1)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问:怎样用质量的概念,描述一杯水与半杯水的不同,铁钉与铁块的不同呢?(学生回答)
板书:质量的单位。
了解国际千克原器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克、毫克、(板书四个单位)
出示1分米3的正立方体容积模型。充满水后告诉学生,水的质量大约为1千克。
5min
10min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调整意见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开放作业巩固新知小结及作业
了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测量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的构造
并让几名同学感受1千克有多大。形成具体印象。
列车、汽车的载重量常用“吨”做单位表示。金戒指的质量、邮包质量,常用“克”为单位表示。
板书:换算关系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学生口算练习。
?合多少千克?
?合多少毫克?
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回答)
设疑: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呢?
板书:
我们的要求是: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
板书:(1)构造及功用。
学生先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上加砝码)、托盘(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用),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开放作业、练习巩固;同学纠错,师据反馈讲解。
课堂小结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
。
作业:
6min
8min
12min
4min
教后小结
课题
第二节学和量筒
课时
总 1课时
课型:新授
调整意见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读产品说明书,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重点
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会正确使用量筒。
难点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