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奥运争光计划》,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以教改教科研为先导,以群体活动为基础,以迎奥运为契机,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及高水平后备体育人才为落脚点,不断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并形成六中体育特色。
工作目标总目标:
2007至2010年学校体育工作要在原有的基础,实现新的突破,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群体活动形成系列丰富多彩,课余训练成绩显著,体育科研成果突出,奥林匹克教育深入人心,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逐步建立,学校体育特色明显,继续保持市区体育工作先进校地位。
具体目标:
1、教师队伍建设目标⑴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中模范遵守师德规范,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有50%以上的教师达到校级
“师德之星”标准。
⑵教育理念先进。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⑶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水平,熟悉新课标,熟练掌握教材、教法、能学善教。
⑷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教课,能训练、能开展科研活动,能组织大型集体活动,精通裁判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走内涵发展、专业发展之路,经过努力到2010年力争有20%--25%的教师被认定为区级骨干教师,50%的教师达到校骨干的标准。
2、体育教学目标⑴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法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⑵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的育人功能,育德、育智、育体、育心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⑶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体育课及格率、优秀率力争达到96%和50%以上。
⑷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3、教科研目标⑴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申报课题,并有计划的开展科研活动,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⑵积极探索和解决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⑶在三年期间力争有一项课题在市区获奖,有5-10篇论文在市区的刊物上发表或征文中获奖。
群体活动目标⑴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以落实,并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安排上得到有效保障。
⑵群体活动形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⑶“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得以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力争接近100%。
⑷课间操在组织形式、练习内容上再有新的突破,融教育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
4、体育竞赛与课余训练目标⑴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机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实现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中考体育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办好体育节、新生运动会、球类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越野赛以及其它小型系列赛等体育赛事。
⑵坚持课余训练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在抓好田径队训练的同时,实施课余训练拓展工程,建立非田径项目训练队。教练员在全面提高自身训练水平的基础上,以强化学生纪律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吃苦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田径队要力争实现三次进入市级比赛前六名,区级大型竞赛保持前二名的奋斗目标。球类俱乐部的男篮代表队要继续保持区前三名的成绩,女篮在保持区前六名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前三名,乒乓球进入区三甲行列,争创区级球类重点校。
5、奥林匹克教育目标
⑴广大师生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并自觉参与到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来。
⑵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并形成特色。
⑶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成果显著,奥林匹克知识得以普及,学生的国际意识进一步增强,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展,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
⑷奥林匹克教育途径、方法、规律、模式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6、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通过深入探索、实践、研究,形成具有姜山镇中学特色的体育工作模式,具体体现在学校体育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模式、课余训练模式上,使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措施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体育工作,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并进行宏观调控。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