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金钱享乐与生命之趣.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钱享乐与生命之趣.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5/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钱享乐与生命之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钱享乐与生命之趣
金钱,仿佛是当今这时代最光芒万丈的词汇。它能够满足几乎一切人类的物质需求,甚至如今用它也能换得到尊重、爱情、权力等精神欲求。“金钱不是万能的”似乎已成了一句悖论,“钱财乃身外之物”也总被当做一句带着醋意与不甘的自嘲。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想摆脱贫穷而跳进钱眼里,为争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为谋取更多金钱而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先贤孔圣人所言的“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真成了浮云般的戏言,这个似乎处处都被铜臭味笼罩的时代里,我们究竟还能否得到生命的真正乐趣,我们还能否探索到灵魂应走的航道?
君子素爱财,应取之有道,亦用之有度。在爱财之上首先要尊崇道德,更要有所限度,这样的快乐才能来得心安理得。有些人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肆意挥霍钱财,纵使享得一时之乐,也终逃不过东窗事发后灰头土脸地熬过余生。千金难换心安,这种一时之乐也绝非生命的追求。“更多的钱财不会使快乐超过有限钱财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多的金钱只会助长更胜的贪欲,这种贪欲会蒙蔽我们原本拥有纯粹追求的灵魂。所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地对待金钱,即便哪天“千金散尽”,也能泰然自若地重新开始新乐趣的人生。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苏格拉底也说“一无所需最像神”。古代东西方两个最伟大的智者都认为,人应当跳脱出物质钱财的束缚,去追求精神境界。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的我们谁也不可能有以西北风“果腹”、单靠精神
“充饥”的境界,但在特定的时代中,我们可以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剥离开,将寻求灵魂之乐放置于最高点。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者节衣缩食自筹旅费,风尘仆仆地来到首都在名画前痴迷得流连忘返。那一双双热忱仰望的眼睛里没有丝毫对钱财的欲望,却满满地盛着内心纯粹又炽热的快乐。你看,只要有一份纯正至上的乐趣和追求,即使做不到“悠然南山下”,做不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不会让灵魂成为金钱权贵的奴隶。
然而,对于“生命之趣”“灵魂之乐”的理解,很多人感觉还是“假、大、空”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哪儿比得上攥在手里就有面儿、揣在胸口就踏实的金钱来得实在。当“高富帅”“白富美”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当“京城恶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