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新中国的外交.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中国的外交.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7/2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中国的外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涉及篇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 15、16 课 1、成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 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 APEC 会议。
2、与近代丧权辱国的外交联系,比较: 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和综合国力的贫弱,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回顾: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 、史实①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③国民政府: 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在近代史上由于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人民渴望和平,所以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宣布我们决不去侵略别的国家来发展自己, 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40-年代末- 一、20 世纪 40-年代末-50 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 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 年 4-7 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 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