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18课
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
战国时代
帛书
龟甲、兽骨
竹木简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陶器
青铜器
目
录
1
2
司马迁与《史记》
造纸术的发明与医学成就
3
佛教东传与道教产生
教学目标
,了解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
《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繁荣的基础;同时,它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方朔上奏图
据史书记载:一次,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思考:以上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后来,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是什么?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
放马滩纸
造纸工序
①把树皮、破布、麻头、
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
中的油脂、色素
③把原料捣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⑥码放成纸。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
并晒干使之成型
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就要用简13855枚,-。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
(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
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纸的优点:
合作探究
传播路线
公元4世纪(朝鲜)
公元7世纪(日本)
公元8世纪(阿拉伯国家)
公元12世纪(非洲)
公元12世纪(欧洲)
公元19世纪(大洋洲)
公元16世纪(美洲)
造纸术的发明和外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思考: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