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让知识“死”去“活”来
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
微观切入——学透知识要点。
现以文艺复兴为例说明如何学透知识要点:
【展示考点】知道《神曲》,简述达•芬奇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基础知识】原因、时间、发源地、核心思想、实质、代表人物、影响
【拓展延伸】考点解析、古今联系、中外对比、升华认识等。【拓展延伸】
宏观突破——搭建知识体系。
(1)阅读教材目录。
目录是教材内容的总纲,是教材知识体系的主干,通过对目录的学习,教材的整体内容可了然于心。
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为例
(一)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1、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2、探险者的梦想
3、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4、为民族独立而战
5、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6、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7、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二)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8、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9、古老印度的抗争
10 、“解放者”的风采 11 、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2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13、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
(三)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4 、  避免革命的改革 
15 、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16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17、  电气时代的来临
18、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19、  缔约结盟的狂潮
20、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21、   追《根》溯“园”
( 四 ) 构建文化的圣殿
22、引领时代的思考
23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24 、文学艺术的大师
25、  弹《命运》论《英雄》
(2)理清基本线索。
九年级上册的历史线索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理清了基本线索,便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把握阶段特征。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4—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实现知识整合。
可将世界近代史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两次工业革命;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俄改革;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等;科技: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文学艺术:略
通过上述方法,将课、单元和专题形成三种有机联系,形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整体知识网络。
活学——提高图表解读能力。
(1)据史读图。
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的再现其空间位置。
(2)据图说史。 即根据历史地图或图片复述教材内容,借此检查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3)据图分析。 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地图上所标示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寻找可能的命题点。
活学——培养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是指把已经掌握的某些知识准确地、灵活地运用到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去,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一,学清学透历史基础知识。
第二,强化对知识的思考。
第三,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平时要注意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中加以考虑,有意识地将所学内容与同时期的中国历史相联系,理清中外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第四,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