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安全生产有关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生产有关知识.doc

上传人:bb21547 2018/7/22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生产有关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有关安全术语
1、安全生产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2、本质安全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3、职业安全
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4、安全管理
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役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5、事故
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6、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工作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违反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
7、职工伤亡事故
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件。
8、急性中毒
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伤亡的事件。
9、未遂事故
由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或其他保护装置原因,未造成职工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10、事故隐患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11、不安全行为
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12、违章指挥
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进行作业的行为。
13、违章操作
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14、工作条件
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和工作时间总和。
15、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
16、工作场所
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和空间。
17、劳动强度
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18、特种设备
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和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19、特种作业人员
是指其作业的场所、操作的设备、操作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或者容易对操作者本人、他人以及周围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人员。主要包括:
电工作业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
压力容器作业
制冷作业
爆破作业。
矿山通风作业
矿山排水作业
矿山安全检查作业
矿山提升运输作业。
采掘(剥)作业。
矿山救护作业。
危险物品作业。
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作业。
20、特种作业证
指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国家规定进行专门培训,并由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21、高温作业
系指工业企业和富翁行业为工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高2℃的作业。
22、劳动时间率
一个劳动日内净劳动时间占劳动日总时间的百分比率。
二、安全生产方针、原则
1、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五同时”原则
“五同时”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是指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5、“三个同步”原则
“三个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三、安全生产制度
1、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2、安全生产责任制
(1)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
(2)企业单位中的生产、技术、设计、供销、运输、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是要求负责。
(3)企业单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
(4)企业单位各生产小组都应该设有脱产的安全员。
(5)企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