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赞美的力量无言的爱,赞美的力量
陈非子老师,您好!
我是《中老年保健》的忠实读者,也很喜欢您主持的“心灵家园”栏目。基于对您的信任,我才冒昧地给您写信,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帮我排忧解难,给予回信指导。
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在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时,也忍受着儿子不随我的意、不听我的话的烦恼。我儿子在很好的事业单位上班,可是他不珍惜,经常迟到早退,无所事事,对孩子和家庭也不负责任,有着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晚上一两点钟才睡觉,早上九点以后才起床,下午还要再睡两个小时,整天怨天尤人,说单位没事可干,周围人好像都“对不起”他,群众关系很不好。
关于他的问题我和他妻子谈了,他听见还很不服气,振振有词地说:“我不偷不摸,不嫖不赌,这纯属生活习惯的‘小毛病’,算什么呢!”可他这些“小毛病”我实在看不惯,就想办法管他,很多办法都试过了,软的、硬的、苦口婆心地交谈、写信、留言、沟通,可全都不管用,他就是不服也不听,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我行我素。亲戚朋友谁说他,他就跟谁急。有时候他也表决心,可今天表了,明天还是照旧,一切还是老样子。从道理上讲,他也明白不良生活习惯的坏处,也明白应该怎样为人处世,可行动上就是没有一点改正。
现在儿子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让他去看心理医生,他说不去,他没病。我不管他吧,好像一个做母亲的不负责任,我也不忍心;管他吧,用了种种办法又没有用,而且每次对话都是以“大气”告终,让我无所适从。我也想过离开他眼不见心不烦,可又舍不得儿媳和孙女,她俩都很好,孙女又需要我的照顾。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每次跟儿子生气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摧残,真不知什么时候儿子才能看到母亲的心。非子老师,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是无奈极了,就像盲人瞎马,找不到路了。请您帮我出出主意,想办法帮帮我。
谢谢。
切盼您的回音。
辽宁张艳凌(化名)2007年10月2日
张女士,您好!
来信收到,感谢您的信任,也体谅您的心情。是啊,作为母亲,谁不想自己的孩子遂心听话,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呢?这种母爱的本能我理解。但也恕我直言,母爱不能只有本能,伟大的母爱除了本能以外还应有理性。特别是对不听话的孩子,除恨铁不成钢的怨恨外,更要有博大的心胸。在这种博爱中,即使孩子未遂您愿,您也能看到他的优点;就算孩子误入歧途,您仍要维护他做人的尊严,特别是对男孩。男人生来就与他的尊严生死与共,尊严不但是他的生存之本,也是他身为男人的价值和称号。
这里先不讲大道理,给您讲一个犯人和他母亲的故事,是真事,想必您听后不会不感动。
探监的日子到了,一位贫困山区的母亲,一路上坐驴车、汽车,鞍马劳顿,几经辗转,来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那些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这位母亲给她儿子的只是一包用白布包裹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母亲全都嗑好了,没有皮,在探监室里还散发着灶台上的香味。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包葵花子,手不停地颤抖。母亲却无言,撩起衣角擦去泪水。为能来探望儿子,母亲历经了太多的辛苦,她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节省了许多开支才凑足了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忙碌后,她每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煤油灯下嗑瓜子。看着瓜子仁一点点增多,母亲高兴,却没舍得吃一粒。这是母亲给儿子的补品,为儿子,母亲不知嗑黑了多少夜晚,又嗑亮了多少黎明。
服刑的儿子看着满包的瓜子仁,无法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