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港总体布局规划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 1
第一节地理位置 1
第二节自然条件 2
第三节港口现状 16
第四节综合评价 24
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32
第一节经济腹地 32
第二节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运输需求分析 37
第三节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43
第三章 XX港性质和功能 62
第一节 XX港的性质 62
第二节 XX港应具备的功能 65
第四章船型发展预测 69
第五章岸线利用规划 78
第一节规划原则 78
第二节岸线利用规划 78
第六章港口布局规划 95
第一节规划原则 95
第二节港区陆域布局规划 95
第三节水域布局规划 107
第四节港界 109
第五节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114
第七章配套设施规划 119
第一节集疏运规划 119
第二节港口供电规划 121
第三节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122
第四节港口通信安监规划 124
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132
第一节规划港区环境现状 132
第二节规划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134
第三节环境保护规划 136
第四节港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 139
第五节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140
第九章规划的分期实施 143
第十章问题和建议 146
前言
一、工作背景
XX港历史悠久,自秦汉时期XX古港形成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XX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使XX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XX港已形成包括河南、新风、芳村等港区的内港区片和黄埔、新沙、沙角等港区的外港片及作业锚地的总体布局。截止2000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482个,其中深水泊位46个、综合通过能力9414万吨;完成货物吞吐量11128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10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43万TEU。港口为促进华南地区经济及交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XX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形势和诸多挑战:
1、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作为改革开发前沿的广东省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港口的对外窗口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2、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广东省经济在经历了优先开放、迅速发展的阶段以后,开始向注重质量、规模和效益方面转变。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港口也面临着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任务。
3、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网骨架和沿海港口合理布局基本形成,XX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主枢纽港中应发挥自己的特长。
4、城市规划经进一步调整日臻完善,城市化进程要求港口调整功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共同发展。
5、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日益突出。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注重效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港口资源的配置作用,形成整体优势。
为使XX港的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受XX港务局委托进行XX港总体布局规划工作。
二、规划的主要原则
1、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及全国煤炭、石油、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贯彻以综合运输为主轴的交通业发展总方针,充分发挥XX港在全国综合运输网中的主枢纽港作用。
2、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以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规划原则。
3、以XX港的现状为基础,根据港辖区内的城市发展规划及岸线资源状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本着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港口总体布局规划。
三、规划范围
规划区域包括XX港港辖区内XX市和部分东莞市所属岸线及相关陆域和水域。
规划基础年为1998、2000年,规划水平年为2005、2010、2020年。
四、规划的主要结论
1、XX港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在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下,港口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地区经济起强大的促进作用,在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综合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港口状况不能适应国际航运发展的需要,码头功能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集装箱和成品油码头能力不足,航道通航标准较低;老港区破旧、陆域狭窄,受城市发展的限制和城市交通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2、XX港腹地经济仍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腹地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多元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对港口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规划期内XX港吞吐量将保持持续增长:预测2005年、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