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中暑急救及预防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1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暑急救及预防 ppt课件.ppt

上传人:幻影 2018/7/23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暑急救及预防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暑急救及预防
吴兵善
中暑定义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高湿)环境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为常见诱因。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
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例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重度中暑分型
热射病
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达42℃以上、无汗,出现意识障碍、心、脑、肺、肾出血。死亡率达5%-30%。
热痉挛
主要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大量出汗使水和钠盐过多丢失,使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注或安定10mg静注
热衰竭
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可引起休克、虚脱或短暂的晕厥;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
容易中毒的人群
1、老年人
2、孕产妇
3、婴幼儿
4、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感染性疾病患者
7、营养不良的患者
8、正在服药的患者
中暑的急救
降温: 移、敷、促、浸、擦
缓解:服
治疗:转
一、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
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体温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4℃左右井水中,以浸没胸部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能过低。
五、擦
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六、服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仁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