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文档名称:

7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ppt

格式:ppt   大小:8,290KB   页数:1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18/7/23 文件大小:8.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耕作学的两个主要内容: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体系,其中心目的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土壤耕作
农田土壤保护
农田土壤培肥
农田基本建设等
1
农田养护
第7章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耕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田土壤保护
农田土壤培肥
农田水分管理(节水抗旱技术)
农田基本建设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耕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现状
3
2013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公布:至2012年底,
一、耕地现状
4
中国过去49年(1961-2009)历年统计耕地面积变化图
一、耕地现状
5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
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质量有提高。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2014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2016年底完成。
必须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面积红线,以满足国内人口的粮食需求。然而,仅仅守住耕地数量红线而忽视耕地质量红线是不够的,只有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的一个主要因素。
过度开垦、重用轻养、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耕作等因素引起了耕地土壤退化、耕地环境污染,荒漠化、盐碱化现象严重。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黑土退化为例,%~,%。目前,国家没有一部关于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据统计,我国耕地高产、中产、、、41%。
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0%,耕地中旱地占到一半以上,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目前,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产出,而耕地污染以及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农业部2015年将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为主要内容,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实施重点,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夯实长远基础。
2014年10月29日全国耕地质量建设现场会
在发展思路上,要强化“两个理念”、健全“两个机制”,即树立耕地资源“量质并重”的理念,树立耕地保护“质量红线”的理念,健全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建设补偿机制,逐步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在发展目标上,围绕实现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环境,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0%,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