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现在的课怎么评.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在的课怎么评.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25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在的课怎么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在的课怎么评
不管我们在评课时采用何种技巧和评说方式,我们内心在肯定或否定一堂课时,总会有自己的判断依据。我在这里提出我的“体、面、线、点”评课观。
一、“体”,评课时看整体、看主流。
评价一堂语文课,既要看它方方面面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也要看它的枝枝节节处理得是否妥贴,更要看它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一堂课,不能孤立地、分割地看,而是要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先有一个整体印象,整体印象决定对课堂优劣的定论。整体印象的获得,就是要抓住主要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抓住一两个细节大赞特赞或大批特批。主要的东西处理得好,就应该是一堂好课;细节处理得再好,但方向有错误,就应该是一堂有待改进的课。所以,我们评课教师要有整体观。有了整体观,就能避免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就能客观、正确地把握评课的基准。
二、“面”,评课时看各种关系的处理。
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显示了教师的课前功底,教师的文本观念、教师的预设能力,教师课备得深不深,把握教材的能力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与败。从哪些地方可以发现执教者预设能力的高下呢?①作为评课者,我们要能清晰地发现执教者是否准确把握了这堂课在这个单元、这本语文书中的位置。②要能评判执教者确立的课堂重点、难点是否恰当。该是训练的重点是否得到了训练和拓展,该下功夫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搭建桥梁的地方——难点,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突破。③要关注执教者是否以文本为中心、合理地拓展和挖掘了教材。如果只以课堂为引子,课外拓展多于课本消化,即使拓展得全面、深刻,那么,这种拓展也是不恰当的。④还要关注执教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是教师钻研教材后形成和决定的。教学媒体的采用要少而精,非用不可的时候才用,起到的效果是无以替代的。多媒体用得好就是画龙点睛,用得不好就是画蛇添足。我们评课者心里要清楚运用教学媒体就是追求画龙点睛的效应。⑤语文课的主要训练手段应是以读为本。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看课件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落实读的语文课是不科学的。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特别关注的问题,归根结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那么,教师先要做到“三会”。(1)会倾听。教师用心听、用情听,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服务。(2)会等待。说到“等”,很简单不过,只需要一点耐心而已。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足够的纠错时间。学会等待还体现在给“后进生”足够的自救时间。我们个别教师多的是匆忙,少的是等待;多的是急切,少的是耐心;多的是操纵,少的是服务。(3)会关爱。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潜能差异,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善待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关爱。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有不同层次的问题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提升的机会。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者还要做到“两无”:(1)无思维的霸权。(2)无语言的霸权。
教师与课堂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堂的总设计师、总舵手。教者要做到宏观调控和微观关注、点拨、指正、鼓励!通过一节课,很容易从如下几个方面看出执教者的调控能力。(1)看课堂容量是否恰当,课堂是否松弛有度,是否收敛自如,有张力。有张力的课堂必然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设计。(2看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