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谚语看以人为本
谚语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人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言近而旨远,辞浅意却深。精美的谚语更是其中滚动的珠玑,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因此,能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朴素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德国的伟大作家歌德说:“经验是永久的生活老师。”在倡导创新的今天,经验的东西虽不可完全承袭,但也不能一概舍弃。谚语作为人民世代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含着许多可贵的管理思想,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对今天从事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的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记住这些简练、精辟的谚语可以不用花费大量精力去理解、记忆那些冗长的管理学理论,从而化有形于无形,驾轻就熟地运用理论进行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已经形成共识,任何性质的组织,干任何事业没有合适的人才都是不行的。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会因得到人才而兴,因失去人才而废。秦得商鞅而一统天下,清因诛杀戊戌精英失去了最后的振兴机会而致灭亡。当今很多国家制定了人才兴国战略,例如新加坡、印度等。更有很多企业把人才当成自己的宝贝和命根子,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就是重视人才的有力例证。美国玛丽·凯公司的创始人玛丽·凯说过,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招聘到优秀人才,并留住他们,是一个优秀公司的标志。
人才的重要性在谚语里有很精辟的概括,柯尔克孜族有句谚语:“马——牧人的翅膀”,把人才比作骏马,比作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实现梦想的翅膀。这不禁使人想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把人才比作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妇孺皆知。
人才招聘
既然人才很重要,那么在需要人才的时候就要进行招聘。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把优秀、合适的人员招聘来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进行招聘?谚语是这样说的:“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就是说招聘人才时要视野开阔,海纳百川。“从广义上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只要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可以跨越国界,不管学历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不计男女性别。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事业能够做那么大就是无形中践行了这一谚语。他说,在他眼中都是人才,只要放对了位置,每个人都是人才。管理学大师曾仕强也说,一等的企业家无人不能用。
然而,中国目前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存在很多误区。最突出的表现有:第一,学历限制。当然起码的学历要求是必须的,因为学历是衡量一个人知识多寡的重要尺度,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志。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把它极端化了,盲目追求高学历,高中生能干的工作非要本科生,本科生能胜任的非要研究生,甚至把学历与能力划等号。这不仅无谓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增大了员工的流动性。第二,工作经验限制。目前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人所共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对工作经验要求过严,不光要有工作经验,有的甚至还要求同类同岗的工作经验。招聘有相同工作经验的人从眼前看当然是有好处的,拿来就能用,不用进行培训,也无需其它方面的投资。但实际效果未必如愿。松下先生说过,只要求职者有诚心,肯苦干,不一定非用有经验的人,见解十分深刻。经验相对于敬业苦干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次要的。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要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适度区别,不可千人一面。第三,性别限制。好多单位不要女性,这是很不明智的。事实证明,在有些工种和岗位上女性比男性干得好。
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