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主题
模块一大学篇
专题五如何写作社会调查报告
授课班级
大专一年级
授课时间
第5次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调查报告的内涵,掌握调查报告的分类和方法。
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制作调查问卷、写作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
调查报告的分类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选题、制作调查问卷、写作调查报告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案例、提问)——讲授新课——课堂小结
教学手段:
讲授、问答、视频、讨论、课堂活动等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板书
备注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提出本次课程学习要求
3、提问复习上次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学习中,课堂的学习非常重要和关键,而社会实践调查则更能使我们融入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写作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讲授新课
一、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多种,可以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分为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历史进程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涉及的范围层次上分为宏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观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微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上分为澄清事实型调查报告、思路启发型调查报告、可行对策型调查报告;还可从调查研究的方式上分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
实际写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与总结典型经验的两种调查报告可能混为一体,有些问题中观与宏观也分不太清楚。因此,调查报告怎么写要从效果出发,怎么有利于反映主题说明问题就怎么写。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常见的是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大部分。
调查报告的格式在结构上相对固定,这是它“公文性”的体现,也是它不同于一般论文格式之处。调查报告格式的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比较明显,象京剧中“做戏”一样,“程式”比较清楚,不象一般论文那样,结构上变化多端。
1、调查报告格式——开头
调查报告格式——开头,一般是对调查对象的简单介绍,或对调查目的、时间、经过作简单的说明,调查报告提纲掣领地点出所要反映的事物的轮廓,目的在于首先给读者一个大致而又清晰的印象,便于接受下文所表述的事实和道理,以提高阅读效果。和一般论文开头不同的是,调查报告格式比较固定,无论何种类型的调查报告,开头都是围绕上述内容而展开,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详略程度不同罢了。
2、调查报告格式——主体
调查报告格式——主体部分,是作者向人们介绍的重点。作者占有材料的多寡、观点的正确与否,层次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足,等等,都在这部分体现出来。这部分内容如何,决定着调查报告的价值和命运,因而是写作的重点所在。
这部分内容在层次安排上,全面性调查报告的格式多按问题或问题的不同侧面为顺序。这种调查报告格式结构,习惯上称为“横式结构”。专题性调查报告则多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或事物发展的规律为顺序。
3、调查报告格式——结尾
调查报告格式——结尾。如前所述,调查报告的内容大多是为了宣传、推广一定的先进经验,或据此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或回答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所以它的结尾必须把调查报告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内容的价值、意义、作用作一番理论上的评价,或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