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2015高考导航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考纲考频
考情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3年2考)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年15考)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3年7考)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3年6考)
:(1)常结合食物网和食物链,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考查,其中能量流动图解分析与计算是重点。
(2)常考查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5高考导航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考纲考频
考情分析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3年2考)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年2考)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3年5考)
:(1)采用列表比较法从形式、特点、范围、联系等方面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列表比较法理解几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防治。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态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点。
(3)运用实例分析法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分解者
消费者
食物网
信息传递
全球性、循环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稳定
恢复力稳定
保护生态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
人口增长
[链接思考]
?
?
提示:不一定,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
[真题自测]
判一判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2014江苏,10BC)( )
(2)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2014江苏,17D)( )
(3)害虫的天敌是拟水狼蛛,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013四川,6A改编)( )
(4)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2012江苏,24A改编)( )
×
√
√
√
(5)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2010江苏,11B)( )
(6)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能进行合理分析(2009江苏,17A改编)( )
(7)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2009海南,20B改编)( )
×
√
×
提示: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也可能是化学能,如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每个营养级约有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而不是被分解者利用。
(2)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3)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作用。
(4)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重要原因。
(5)所食食物,营养级越低,获取的能量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少。
(6)虎等大型肉食动物,所处营养级较高,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多。
(7)杂草和水稻都处于第一营养级,未减少其他营养级。
命题点1 以能量流动为主线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图1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