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不是说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没有,根本没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而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营造气场:诗意的濡染与教化
如果说文本秘妙是诗意语文的基点和出发点,那么,教师的诗意教学则是诗意语文的关键和互通点。教师的诗意教学,前联文本、后接学生,是疏通、沟通和贯通文本诗意和学生诗意的桥梁和纽带。诗意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往往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因生而异,但在表面不一致的背后,则是某种更内在、更本质的同构一致。这里,诗意语文课堂上的“气场”则是一种本质的同构。
没有气场的课,不是诗意语文的课。课堂气场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气场的课,有教学魅力,有精神吸引力,有浓浓的氛围和情调,它是一堂课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的集中诠释和高度表达,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濡染。不知不觉地投入、悄无声息地习得、自然而然地感染、深入骨髓地浸润,这一切,正是课堂气场对学生生命气场的诗意教化。
营造气场,就是要准确把握一堂课的情感基调。作为文本的《唯一的听众》,它的情感基调是温馨、平静的;作为课的《唯一的听众》,它的情感基调一样也是温馨、平静的。整堂课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情感张力,有的只是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般的温婉和淡定。
营造气场,就是要艺术构建一堂课的教学节奏。课堂节奏是一种合于规律的变化,起承转合是一种节奏,前后对比是一种节奏,螺旋递进是一种节奏。有节奏就有气场,有气场就有诗意。《诗经?采薇》一课,所呈现的是一种回环复沓、盘旋而上的课堂节奏。
营造气场,就是要高度整合一堂课的多种元素。课堂元素,包括文本、语言、媒体、环境、手段等。每一种元素,既有认知的功能,又有启示的作用,还有审美的价值。诗意语文对课堂元素的关注,不仅指向认知的、启示的,尤为重视审美的。对于各种课堂元素的选择和使用,都力求在审美这一维度上得到整合。《冬阳?童年?骆驼队》在音乐这一媒体元素的使用上,可谓苦心孤诣、水乳交融。无论是在《禅诗》的背景音乐下悠然朗读“学咀嚼”的语段,还是在《风之语》的背景音乐下怡然想象驼铃声的弦外之音,都让人心旌摇曳、心驰神往。
抵达心灵:滋养学生的诗意生命
文本诗意和教师诗意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诗意上来,学生的诗意无疑是诗意语文的归宿和落脚点。在这里,学生的诗意包含着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从过程的角度看,学生的诗意就是“诗意的学习”,诗意的学习不同于简单的理性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它是体验的学习、直觉的学习、顿悟的学习、审美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切近语文学习的本真和规律。从结果的角度看,学生的诗意就是
“诗意生命”,通过诗意的学习,最终成就和成全学生的诗意生命。诗意生命是一种言语生命, 是一种美善相谐、至诚至真的生命,成就学生的诗意生命乃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抵达心灵,就是以美的语言抒写诗意生命。诗意语言是诗意生命的外化和某种确证,反之,诗意生命需要通过诗意语言来加以内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