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阅读,就是越读悦读
这个题目有点绕口,却是我对于阅读的一点体会。
不久前,有家学生类杂志,约我写篇文章,并为中学生们推荐一个必读书目。文章很快写好给他们了,书目却没能列出来。原因很简单,我不赞成列举书目。开卷有益,但没有哪本书是必读的,也没有哪本书是不可读的。我的孩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开一个长长的书目,我不要求他一定得按照这个书目去读,但我告诉他,应该在课本之外,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有一年暑假,他选择了《时间简史》和《牡丹亭》,都不在书目之列,这两本完全沾不着边的书,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他读下去了,并且乐在其中,这比什么都实在。
这些年,我搬过很多次家,每次搬家,都会处理一大批旧的家具和物件,只有一样东西,一直伴随着我们,从安徽搬到浙江,从一个小区,搬到另一个小区,这就是我们家的千余册书籍。这些书,有部分是我的,有部分是我妻子的,还有部分是孩子的。孩子也受到我们的影响,宁肯将玩具丢弃掉,也不愿意放弃一本他的书。
在我们家,最杂乱无章的,就是随处扔的书。桌子上(包括餐桌),沙发上(包括各种板凳),台面上(包括马桶盖),都是一本本书,基本上是看到哪,扔到哪;反过来,又成了随便往哪一坐,都能随手翻出一本什么书来看看。这种随意的生活,一直延续到我们第一次买了大一点的新房,有了独立的书房,和一整排漂亮的书柜。我们将所有的书都整齐地摆在了新书架上,像列兵一样,蔚为壮观,成了我们家一道靓丽的风景,与布艺、花瓶、墙上的装饰画等一样,成为一种摆设。那段时间,为了保持家里的整洁、有序和美观,我们几乎完全杜绝了随手扔书的毛病。一段时间后,我们惊讶地发现,似乎很久没读过什么书了,这才意识到,书不应该成为摆设。于是,一切依旧。我们家再次陷入快乐的混乱之中。
每次逛书店,都能看见一些民工模样的人,手拿一本书,蹲在某个角落,沉浸在书页之中。我从不留意他们翻的都是什么书,他们在看什么不重要,他们来到这儿,浸润其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今书很贵,一本砖头厚的书,抵得上他们搬运成千上万块真砖的艰辛付出,所以,他们可能没钱买上一本,拿回工棚慢读细品,他们选择了这样蹭书。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找到了这一小块安静之地,我相信,是阅读使他们安静、快乐。
很多人能用更舒适的姿势,进入阅读。可是,他们大多却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去读完一本书。这几年,我读的书也渐渐少了,像所有人到中年的男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