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刚砂耐磨地面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金刚砂耐磨地面的施工质量将影响其使用功能,本文针对金刚砂耐磨地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金刚砂耐磨地面裂缝控制平整度、光洁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 A
金刚砂耐磨地面适用于耐磨耐冲击且有减少灰尘要求的混凝土地面,例如:厂房、仓库、停车场、维修车间、车库、货仓式商场场地等需高度耐磨损的地面。整体性耐磨地坪摒弃了传统的混凝土基层与面层分开施工的做法,从而消除了因基层与面层结合不良而导致裂缝和空鼓的质量通病,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人工费用,在工厂、仓库等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裂缝控制
在浇捣基层混凝土时可能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产生的水化热高;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低,混凝土内与环境气温温差大;养护不当,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要防止裂缝必须从设计上设置伸缩和后浇带,并在金刚砂地面完成后割缝,施工中改善施工工艺,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1、配合比设计及试配:为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最好的办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2、由于基层混凝土厚度仅为250mm,故可采取普通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进行养护,可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外界)<25℃。
3、施工时需注意的问题:金刚砂地面成型后7~10天通常会在地面与柱交接处发现阴角裂缝,这主要是由于刚度变化,基层混凝土平面形状转折处的阴角存在结构竖向裂缝,由顶部向下开缝,上宽下窄,这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为了防止阴角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除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成,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还应在施工方面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并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4、表面处理:
金刚砂地面的施工方法:基层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先振捣料中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拨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但也不能过振,防止离析。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浇筑完基层混凝土3~4h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并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然后用专用抹光机加圆盘进一步平整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
在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撒播第一次耐磨材料:耐磨材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过早会使耐磨材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耐磨材料无法与其结合而造成剥离;判别耐磨材料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墙、柱、门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物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而致分离,撒布后即以木抹子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