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水的其它处理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778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的其它处理方法.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7/28 文件大小:7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的其它处理方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一章水的其他处理方法
第一节吹脱、气提法
第二节萃取法
第三节沉淀法
第一节吹脱、气提法
吹脱和汽提都属于气-液相转移分离法。
即将气体(载气)通入废水中,使之相互充分接触,使废水中的溶解气体和易挥发的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载气,习惯上把前者称为吹脱法,后者称为汽提法。
一、吹脱法
基本原理: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

在气-液两相系统中,溶质气体在气相中的分压与该气体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当该组分的气相分压低于其溶液中该组分浓度对应的气相平衡分压时,就会发生溶质组分从液相向气相的传质。
吹脱设备一般包括吹脱池(也称曝气池)和吹脱塔。前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易污染大气,对有毒气体常用塔式设备。

依靠池面液体与空气自然接触而脱除溶解气体的吹脱池称自然吹脱池,它适用于溶解气体极易挥发,水温较高,风速较大,有开阔地段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场合。
此类吹脱池也兼作贮水池,其吹脱效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 t—废水停留(吹脱)时间,min;
c1、c2—分别为气体初始浓度和经过t后的剩余 浓度,mg/L;
h—水层深度,mm;
D—气体在水中的扩散系数,cm2/min。

为强化吹脱过程,通常向池内鼓入空气或在池面以上安装喷水管,构成强化吹脱池。

为提高吹脱效率,回收有用气体,防止二次污染,常采用填料塔、板式塔等高效气液分离设备。
填料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装置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废水从塔顶喷下,沿填料表面呈薄膜状向下流动。空气由塔底鼓入,呈连续相由下而上同废水逆流接触。塔内气相和水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系统如图示。
板式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装置一定数量的塔板,废水水平流过塔板,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塔板。空气以鼓泡或喷射方式穿过板上水层,相互接触传质。塔内气相和水相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变化。
吹脱塔的设计计算: 单位时间吹脱的气体量,正比于气液两相的浓度差(或分压差)和两相接触面积,即


式中 G——单位时间内由水中吹脱的气体量,


Q——废水流量,m3/h;
c0、c——分别为原水和出水中的气体浓度,mg/L;
Δc——吹脱过程的平均推动力,近似取c0和c的对数平均值;
A——气液两相接触面积,m2,由填料体积和特性参数确定;
K——吹脱系数,与气体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关,m/h。
在吹脱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温度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升湿对吹脱有利。
(2)气水比空气量过小,气液两相接触不够;空气量过大,不仅不经济,还会发生液泛,使废水被气流带走,破坏操作。为使传质效率较高,工程上常采用液泛时的极限气水比的80%作为设计气水比。
(3)pH值在不同pH值条件下,气体的存在状态不同。
二、汽提法

汽提法用以脱除废水中挥发性溶解物质。其实质是废水与水蒸气直接接触,使其中的挥发性物质按一定比例扩散到气相中去,从而达到从废水中分离污染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