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y洛克希德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y洛克希德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duzw466 2018/7/28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y洛克希德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陶欣工商管理113班 2002011305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洛克希德海外行贿案的真正利益得失,包括事件中的个体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将以打分的的方式进行分析,收益为正分,损失为负分,同时考虑到社会与个体的数量差距我们将引入权重的概念,社会利益权重由于数量的关系显然会大于个体利益。最后得出结论行贿行为带来的损失要远大于不行贿行为。
一、洛克希德案例概况
洛克希德公司是美国第三大飞机制造商, 由于各种原因,经营状况不好。1972年8月,洛克希德总裁卡尔•科奇安亲自到日本为一笔生意展开销售工作。日方代表提出要缴纳五亿日元的保证金。虽然没有指明保证金用途,但是,科奇安相信是送给日本首相的。虽然他很犹豫,但是他知道不缴纳保证金意味着生意的希望渺茫。因此他答应在会见首相前支付这笔保证金。之后,科奇安又陆续向全日空总裁及日本各重要政客先后行贿40万美金。这笔生意,洛克希德公司一共签订了八架三星式飞机的订单。使公司摆脱了困境。在1976年,这个行贿事件被揭发。洛克希德的总裁科奇安被迫辞职。
二、相关利益者鉴别
洛克希德公司总裁科奇安
科奇安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当然是利益相关者之一,他因为这次事件而被迫辞职。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及各位重要政客
田中角荣也是此次事件的主要角色,这位日本首位平民首相因这次事件而下野。而且可以说田中也是日本政治势力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利益相关者可以定义为日本的政府官员。
洛克希德公司数以千计的员工
由于此次谈判是在洛克希德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如果谈判失败的话就会威胁到洛克希德雇员的就业问题,相反谈判成功的话这些雇员就能够保住工作。
洛克希德公司股东
洛克希德公司股东由于此次事件使公司扭转局面,得到了不错的回报率,又避免了因公司破产而带来的损失,所以也成为事件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日本航空公司
全日空公司作为洛克希德的直接客户也是此次事件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它由于受贿而购买了八架洛克希德的三星式飞机。
日本公众
由于此次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还涉及到社会的商业文化,所以作为商业文化载体的民众当然也是这次事件的利益相关者。
美国公众
虽然表面上美国公众与此次事件没有关系,但是通过下面的分析就会看出这件事情会间接影响到美国公众的利益。
因此,洛克希德案件的利益相关者就是上述七个方面,他们在这次事件中的利益得失将在下面进行分析。
三、洛克希德事件分析
功利主义,其关于对错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行为的结果来进行的,因此被称为后果主义的理论。主要的公式可以归结为:凡是可以带来最大快乐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而正确的行为是好的,反之是坏的。强调结果而不重原则。
这次事件中主要的行为人是洛克希德总裁科奇安。当日本公司索贿时,他面临着行贿以获得订单从而使公司从困境中解脱还是拒绝行贿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甚至破产的局面。这位总裁选择了前者。那么,我们将以功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这一行为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如下:
首先看美国方面,行贿这一行为使得洛克希德公司得到订单,从而极大的改善了财务状况,摆脱了困境。作为该公司总裁的科奇安理所当然的保住了位子,而且由于使公司摆脱困境还应该得到奖励,所以他应该记2分。作为洛克希德的员工,他们由于这一笔交易使得自己的工作得以保全,但是他们也没有从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