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弃土场专项方案方案
编制依据、说明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粤境段)S01标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等
8. 大广高速公路(粤境段)S01标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
编制说明:
路线经过山区或丘陵地带,路基填土基本由路堑挖方供给。挖方路段产生的土石方(包含隧道洞渣)在经过纵、横向调配后仍有部分废方时,本着保护环境、协调景观的原则选择弃土位置,弃土场结合地形,选择对沿线环境影响小、耕作价值不大的狭窄山谷、低洼地等。并对弃土场采取了农田保护、弃方筑坝、植树种草、绿化固土等环境保护措施。
弃土场设置要求
(1)弃土场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完成防护工程。
(2)路基弃土应堆放规则,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平碾压,禁止随意堆放,使用完毕后,应做好排水设施和场地清理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并做好防护和绿化施工。
(3)弃土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必要时应加设挡护和排水措施。
(4)弃土堆不得设置在堑顶上方。
(5)弃石场表面应覆盖不少于80cm厚的土,以便恢复植被。
(6)弃土场的选择应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貌调查,了解面积、容量、原有排
水系统,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泥石流沟上游及贴近桥墩、台弃土、弃碴。
B、沿河岸或傍山路堑的弃土,不得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管口、改变水流方向和加剧对河岸的冲刷,必要时应设置挡护设施。
C、严禁向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弃土、弃碴。
D、弃土场地选择在荒山地或山涧沟谷中,少占耕地。
(7)将硬质岩路段石方用作防护、排水工程的块石、片石石料,减少废方数量。
工程简介及施工工艺
本标段共设置弃渣场1处,位于李屋排隧道左侧的山沟内,该处由于上游水流进入水电站导流洞,下游几乎无水,雨季影响较小,该区存储量约30万m3,考虑隧道三级围岩自利用,基本可满足全线弃渣要求。
弃土场施工工艺
(1)弃渣场严格按照砌筑拦渣墙 剥离表土分层弃渣压实临时防排水措施分层弃渣弃渣结束砌筑排水设施回填表土绿化或复耕的顺序施工,其施工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图1弃土场施工工序图
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
、场地处理
由于该弃土场地基存在不良地质,在施工前需进行清淤换填,然后对基底进行碾压处理,使其能保证弃土场的稳定。并设置临时便道,便道宽5米,同时对便道进行硬化处理。
、防护工程
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实际勘探的结果,弃土堆大致可分为两级台阶,底下一级台阶高度5m,采取的防护方案为:
由于弃土边坡有一定坡度,必须在土坡坡脚设置护脚,,高5米,顶部宽1米,具体尺寸见下图:
、弃土原则
弃土应分类堆放,堆放原则为:
隧道洞渣或路基开挖石方经试验可用于路面工程的石料,应另选择临时用地堆放并严格管理,确保不与其它杂土石混堆;
沿线清表土、非适应性材料等要求结合附近地形进行集中堆放,以便以后绿化、复垦利用。
其它杂土应按指定区域堆放,弃土边坡坡率按1:,填筑时按照1米一层填筑,每填筑一层即进行修整碾压,若与路堤相邻的弃土堆和利用废方做反压护坡道,其压实度同相邻路堤,弃土场离开(或远离)路堤的,其压实度不小于85%。弃土填筑高度原则上不高于护脚顶部6米。
、弃土堆顶面整平,。
、排水措施
置土时分层堆置,最大层厚不大于5m,边坡内10m范围须分层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0%(土方),石方堆弃控制相应的沉降差,弃土过程中做好临时排水措施,每层弃土面应保持和原地面横坡一致,以利于迅速排除地表水。弃土完毕后应设置顺地表横坡的排水沟,将水引出弃土场外,×、,与平台排水沟相接,并接通原有排水系统。
、浆砌片石挡墙、排水沟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处理
基础施工
墙(沟)身施工
其他附属工程
施工准备
2、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和检验
①基坑开挖应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基坑开挖应尽量在旱季完成,边坡稳定性差且基坑开挖较深时,应分段跳槽开挖,并设置临时支护,基坑周边作好安全防护和警示标志;
②基坑开挖时应核对地质情况,基底应进行承载力检测,当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