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信息科绩效考核
胡春艳
1
企业资料
信息科绩效考核
信息科绩效考核指标分布在2个类别,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管理。
,,,,,。
11个指标:
;
2
信息科绩效考核
;
;
;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
数据分析评价指数;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在各科);
信息利用率。
3
信息科绩效考核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根据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等指标计算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3)指标的计算方法:
以系统自动生成方式和结果为准。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
(5)资料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部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资料。
4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估乡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
(3)指标的计算方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查出传染病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查出传染病病例数×100%
督导覆盖率(%)=督导单位数/辖区单位总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按国家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制定辖区医疗机构漏报调查方案;主要从方案的科学性,计算漏报率;市级对零缺报县全部进行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县级对零缺报网络直报单位进行督导,每月1次。
(5)资料来源:
上级和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疫情管理、报告部门相关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资料。
信息科绩效考核
5
企业资料
信息科绩效考核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督导落实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
(3)指标的计算方法:
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督导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相关资料为准,每年至少对所辖的乡镇卫生院督导2次,抽查督导医疗报告单位的报告率、报告真实性和及时性。
(5)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资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业务科室、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部门等报告、督导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资料。
6
信息科绩效考核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在辖区网络建设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等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
按评估量表评分。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各地有关信息化管理计划、方案;现场查看实物、资料,核实一致性、真实性。
(5)资料来源:
卫生行政信息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和机构。
9
信息科绩效考核
;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规定的信息数据报告及时和完整情况。
(2)指标的依据: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
按评估量表评分。
(4)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各类疾病、事件的分析、总结报告;数据备份;核实报告及时和完整性。
(5)资料来源:
卫生行政信息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和机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