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格式:ppt   大小:827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7/29 文件大小:8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德州市立医院李忠昌
A Maj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s a Catastroph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手术入径以及手术脏器的感染,是位居第2的常见医院感染。
大约2%-5%非腹部清洁手术(如:胸外手术、整形外手术等)
20%腹部手术患者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较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留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倍,治疗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SSI 感染类型
切口浅部组织的SSI
切口深部组织的SSI
器官/腔隙SSI
切口浅部组织的SSI
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 天以内,仅涉及切口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层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层组织的液体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至少有下列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之一:疼痛、触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和外科医生将切口浅层组织打开(切口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器官/腔隙SSI
感染发生在手术30 天内(无植入物)或发生在1 年内(有植入物),且感染与手术有关。除切口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术操作过或打开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另行戳口引流管中有化脓性引流物。放置于器官/腔隙的
2、从器官/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脓肿或感染的其它证据。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器官腔隙SSI。
SSI的病原菌
口咽部手术: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菌;
心脏、脑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脑脊液分流术:可能有类白喉棒状杆菌;
胸外科手术: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
泌尿外科手术: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