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各种注射部位定位法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各种注射部位定位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kang19821012 2018/7/31 文件大小: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各种注射部位定位法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各种注射部位定位法
一、皮内注射法(ID)
二、皮下注射法(H)
三、肌内注射法(IM 或im)
四、静脉注射法(IV或iv)
五、股静脉注射法
六、动脉穿刺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ID)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一)部位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 ,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二)操作方法 1、做皮试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和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再作试验。签皮试协议 ,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或三角肌下缘部位),用70%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度至15度刺入皮内。 ,放平注射器,, 药量要准确,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切勿按揉,按时观察反应。 ,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对照观察反应。
(三)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忌用碘酊,进针勿过深,拔针不按压,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皮内注射法
二、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一)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皮下注射部位
(二)操作方法 ,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选择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待干。 ,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迅速刺入针头的三分之二,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
(三)注意事项 ,以免刺入肌层。 。 ,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 ,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三、肌内注射法(IM 或im)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一)部位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下角即为注射区(如图)(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如图)。
、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骼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为标准。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各种体位。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位于膝上10cm,。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三角肌九区划分法;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二)操作方法 、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待干。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内。~3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 ,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
(三)注意事项 ,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 ,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四、静脉注射法(IV或iv)
静脉注射法是将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