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
19 世纪以来
“田园城市”
公共卫生运动
环境保护运动
城市美化运动
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
空间目标:
(1)每个田园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城区用地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它开敞地将居住区和工业区隔开。绿带的概念开始形成。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良好的交通联结。
(6)市民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人不能生活在水泥森林之中。
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减轻房客的房租压力。当时的土地全部是私有的,私有化的土地造成了土地投机,使居住人承受了过高的房租压力。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
管理组织目标:
(1)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
(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
(3)社会要成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
(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3%~4%范围之内。
(5)建立公营或共营企业,由政府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
城市中心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暴露无遗。城市的脏乱、环境污染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等,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实践证明, 《雅典宪章》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理性主义思想对事物采取分解而不是组合的方式。
二是理性主义思想强调非常清楚而明确地认识所有事物。
三是理性主义所要求的清晰与明确,非此即彼,黑白分明,恰恰成为城市规划与城市现实相脱离的价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