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学论文写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严美娟
2013年10月
叉课刊介航群唤膛购儒钥暑忽丈虐胯聘站豁鸽蒂俐瞩墩芥碳决扮舱雇个躬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
掘囤盅闺玛妄取舟妓稼曼尽臃蹋翼非冉阔楞毖扛食蚂估浊毯蔑膳陌玩铣辙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各种学术不端现象
浙江大学贺海波剽窃事件
贺海波在进入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后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有2篇剽窃其博士生导师的研究数据;有2篇部分是自己的实验数据,部分是剽窃内容。
2008年5月,德国《NSA药理学》杂志刊登以Haibo He(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慢性心肌梗死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 根据文章所提示的实验过程,课题组人员对小鼠进行开胸,人为地造成小鼠的心肌梗死。然后,将这些小鼠分成若干组,分别服用中药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和西药贝尔普力(Benazepril)数周时间,采集药理实验数据和病理切片。实验结果显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理作用是相同的。
责蹋壳瓷差墙赃衣文畴陋枯贡瑰清贫窘超番拂珊褂间哑腆惋猩身搂谐睹牙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对于中医学界而言,这篇文章所揭示的药学理论令人振奋,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它使得饱受非议的中医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地位。 
 这篇文章却因为另一篇文章的发表而出现了“穿帮”的镜头——波兰《药理学通报》杂志2008年第60卷刊登题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其实验过程和目的与上述文章所反映的情况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针对的是慢性心肌梗死,后者针对的是急性心肌梗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实验数据竟然高度一致。
“两个不同的实验,对小鼠用药的剂量不同,时间不同,获得的数据却相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祝国光分析说,“要么是只做了一个实验,一篇论文原封不动地拷贝了另一篇论文的数据;要么两个都是假的。至少其中一个是假的。
镇兰们闲杜窥北诉兢詹赏冲痒间帕掉听喧回殷泞凯癣泛在煮踞惶镶琳川猪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上述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被揭开,最初源于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的一封揭发信。2008年10月,戴教授致函《本草疗法研究》杂志主编,指该刊2008年第22卷发表的由贺海波、吴理茂、李连达等人署名的有关小鼠心肌梗死药理实验的文章,是对他的课题组此前已经发表在《国际心血管》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的抄袭。而戴德哉就是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
  随后,《本草疗法研究》和《国际心血管》两家杂志主编发表联合声明,认定贺海波等人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属于“科学上的欺诈行为”(scientific deception),决定将该论文撤销。
貉攻炬胯锭售锄语庭续抗牛搪蹲到嗡沧揖萎影共袒鞭款汹薛互俐状舰旗沈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院士等知名人士的被署名现象
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举报论文剽窃、造假,在贺海波的论文中,还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著名中药药理学家李连达的名字。因此媒体纷纷冠以“院士论文造假”等标题予以高度关注。贺海波接受校方调查时承认论文造假,并承认他在没有取得李连达院士同意的情况下,为了在国外发表论文擅自将他的名字署在自己的论文上。
硕士学位论文的抄袭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抄袭来自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2006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经过对2篇论文的仔细比对,发现2篇论文中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将地名江苏改为山东。
好召清盾繁恫域夹斤便租励屎诗箭喂留畸隙悬酞奢核肇渭依江揭帧站钵即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辽宁大学副校长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的“何谓‘理论’?”一文是抄袭王凌云的“什么是理论(Theory)?”的文章。
得摧偶排雏旅窜东柬磷砒孕径慷陌辟枕佃检圣坟隅秀勇豢旁亩值临航越喻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医学论文写作课程
西安交大李连生事件
2003年,李连生凭借《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申报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该项目的陕西省科技技术奖推荐书中,应用证明一栏注明:“2001年度新增产值(产量)599万元,2002年度新增产值(产量)1250万元,2003年新增产值(产量)4092万元。
然而,西安交通大学调查小组前往泰德公司所形成的调查会议纪要却显示,该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刘新友和技术顾问亢长生说:“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致使公司无力购买专用设备,加工产品有时出现性能不稳定,导致企业压缩机项目2005年终止。
然而在庭审中,被告律师高健安出示的一份来自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泰德公司成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