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同情•信任•善良
邢彦君
一个年轻的记者,一个年轻的小偷。
一个刚当上记者的年轻人,奉命去派出所采访被捉拿归案的小偷。初见小偷,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年轻英俊,气质不凡的青年,想必也很聪明。接下来的采访证实了记者的猜测。
小偷经常入室偷盗,盗走诸如现金、首饰等贵重物品。每次作案,入室手段、时机很是巧妙,连作案现场都要恢复得与原先一样,失主一时不易觉察家里被盗,除非要用到被盗物品时才发现被盗。因此,小偷屡屡得手,后来警方好不容易才将其抓获。警方觉得案子特别,便通知杂志社派员采访。
看到小偷的长相、气质,了解了作案手段,又了解到小偷从小失去父母,无人管教,才沦为小偷。记者很是同情,也为之惋惜,在写作报道时,似乎是不经意间加了这样一段话:一个英俊聪明的青年,偷窃竟做得那么有风格,想必干其他事情一定也很有风格,一定能成功,却偏偏干上了为人不齿的偷盗。
文章刊发后,记者捎给小偷那期杂志。小偷读后,深有感触:是啊,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干正事呢?
若干年后,在大街上,有中年汉子热情邀请记者吃风味羊肉,记者想不起这人是谁,看记者疑惑,中年汉子说:我是你年轻时采访过的小偷,当年看了你的文章,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现在经营羊肉锅,在好些城市都有连锁店,这些年一直在找你......
一位漂亮的姑娘,一位亡命的逃犯。
在新疆某地的劳改农场里,一正在服刑的壮汉,将自己捡到的手表交向管教干部。哼,别来这一套,我见得多啦!不就是想减刑吗,用自己的手表冒充捡来的,别玩小儿科。想想自己当年就是由于受人蒙骗才沦为囚徒的,本想好好表现,出去干一番事业,不想自己积极改造,还是得不到信任,改造好了,又能怎样。于是,在一个适当的机会,他越狱了,一路杀人,一路抢劫,成了警方通缉的逃犯。
一次,在逃亡的列车上,由于乘客太多,他只能站在车厢接头处过道的厕所旁,一双冷漠的眼睛射出道道疲倦的凶光,心想这亡命生涯,何时是个头......
一位漂亮姑娘来上厕所,进门后发现门不能反锁,探出头来微笑着对壮汉说:大哥,替我把会门,谢谢!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丫头,知道本大爷是干什么的吗?竟这么信任,还谢谢。对,她竟这么信任我——一个被通缉的亡命徒。她竟然能信任我......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人信任我。这是从入狱到现在得到的第一个信任,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竟可以将自己的尊严托付与我。看来,当初我想错啦。于是,下车后,他走向了公安局,为了这信任。
一位开出租车的中年妇女,四位劫匪。
她,原是一位农村妇女,收养了仇人的孩子,孩子天生脑瘫。为给孩子治病,家境并不富裕的她,带着孩子跑遍了省城和北京、天津的大小医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两个亲生的女儿也辍学了。所有医院对病孩的结论一致:这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不能直立行走,不能说话,甚至活不到三四岁。但倔强的她不信这个邪,她想,只要坚持治疗,奇迹总会出现。于是,她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起了出租,两个女儿也相继出门打工,全家人一起挣钱为病孩治病。
终于,奇迹出现了。病孩居然会叫妈了......
这位妇女的事迹被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为了多挣钱,继续为病孩治病,她长途也跑。一天,有四位小伙租他的车去北京,车开出不远,她发现自己被劫持了。车行至无人处,坐在后边的三位歹徒用刀逼着她下车,生
死就在眼前。就在此时,坐在前边的歹徒说道:哥几个,看看这个,上车后我一直看这张报纸。于是,他们看看报纸,又看看她,说了声:大姐走好,就下了车,消失在暮色中。此后,她不时收到那四个人寄来的营养品和钱,还有忏悔、感激和决心一辈子做好人的信。
年轻记者的同情,漂亮姑娘的信任,中年妇女的善良,不经意间改变了别人的生命轨迹。看来,这人间的同情、信任和善良有时竟比法律还管用。
作者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721300
邮 xyj8203@
电话:1370927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