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工设计院设计工作管理规范
关键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设计
为了合理地组织各专业力量,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设计工作,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总则:设计部在工程项目中进行下列工作:
接受委托,参加编制项目建议书
编制投标书
参加厂址选择,场地考察
进行技术考察
参加环境评价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行厂址复查
提出初勘要求
编制初步设计
编制主要设备的招标书
提出详勘要求开展施工图设计
配合现场施工
参加试车、考核
参加峻工验收
工程总体设计回访
参加项目后评价
基础工程设计的内容深度可参照《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进行编制。
小型项目,经主管部门同意,可编制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其内容按初步设计内容适当简化。
根据需要,在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可进行模型设计
在进行设计各阶段工作时,必须以批准的前一阶段的设计文件为依据,不得随意修改。如属方案性问题确实需要修改时,必须报请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修改。
按照国际通用设计程序进行设计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项目建议书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和立项的先导,是为建设项目取得资格而提出的建议。
项目建议书是开展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和深度按化学工业部《化工建设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进行编制,小型项目可适当简化。
项目建议书编制程序: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或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编制项目建议书。首先应确定项目负责人,如内容较复杂,则需组织编制班子。
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人员进行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产路线。
编制工作
主导专业开始工作,确定生产方法,初步估算消耗定额,根据内容提供其它专业所需数据。
其它专业接受主导专业提出的初步数据进行工作。
有关专业进行厂址踏勘,了解建厂条件。
经过厂址踏勘,提出总图设想。
各专业开展编制工作,文件经本专业校核。
项目负责人汇总各专业编制的资料,编制成品。
。
,并发送有关单位。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建议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预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为建设项目正确决策,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发挥最大效益所提供的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然和资源条件,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
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标志,它起着定项目、定产品和技术方案、定厂址、定投资、定建设进度的作用,为编制和审批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必须有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作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在项目建议书未批准之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可进行准备工作,但正式开展工作应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
开展可行性研究必须有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合同。
老企业改、扩建项目的厂址选择工作主要是定址,首先要调查老企业的现状,结合改、扩建的技术方案,在原有厂区多种布置方案中,选定其中之一。
编制厂址选择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按化学工业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见图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程序的说明如下:
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计划管理部门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
公司选定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的编制人员。
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人员研究项目建议书内容及批文,了解主管部门意见。
各专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厂址选择、市场调查、原料资源调查、技术资料收集、公用工程条件的落实及必要的询价等。
项目负责人与工艺专业根据设计基础资料进行技术方案比较,确定工艺技术方案。
项目负责人汇总各项技术数据,向有关专业提供设计基础资料,各专业进行技术方案比较,确定专业方案。
项目负责人与总图专业共同确定总图方案。
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人员向总工程师汇报,并讨论确定主要技术方案。
项目负责人与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合同要求,共同安排编制进度。
由总工程师主持开工报告会,项目负责人向全体参加编制的的人员作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内容可按初步设计的开工报告内容适当简化。
各专业根据进度,安排工作计划。
进行编制工作:
按照确定的技术方案,工艺向其它专业提出条件。
其它专业根据工艺条件及已确定的方案进行编制工作,各专业互提条件。
完成全厂总平面图。
编制单项工程估算及全厂总投资估算。
对投资进行分析,拟定资金筹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