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经典销售小故事.ppt

格式:ppt   大小:5,005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销售小故事.ppt

上传人:tanfengdao 2018/8/1 文件大小:4.8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销售小故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71―2010年铜陵市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铜陵市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究了铜陵市近40年来各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气象要素;气候特征;异常气候;安徽铜陵;1971―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51-02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必然对林业、牧业、农业、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西南岸,丘陵与平原并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本文利用铜陵市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对铜陵市的各基本气象要素及其变化进行初步探析,为铜陵市的气象科研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铜陵市国家基本气象站成立于1960年,起初为国家一般气象站,每天3次(8:00、14:00和20:00)人工定时观测。于2006年12月31日20:00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每天4次(2:00、8:00、14:00和20:00)人工定时观测。
本文利用铜陵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10年经质量控制的人工观测气象资料,并按常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铜陵市基本气候特征
气温
统计表明,铜陵市1971―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88年和2003年, ℃,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69年,为- ℃。
近40年来,铜陵市的气温呈升高趋势(图1), ℃的速率不断上升,其中,近10年来的增温最为明显。另外,铜陵市的气温升高还表现在气温、最(极)高和最(极)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春季(3―5月)最为明显, ℃/10年,秋季(9―11月)次之, ℃/10年,夏季(6―8月)变化不明显。
降水
1971―2010年期间,铜陵市的年降水累计量呈略增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为1 mm,最大降水年份在1983年,为2 mm,最少降水年份在1978年, mm。每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表1),%%。年降水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主要表现为春、秋季节降水日数的减少。
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某一地实际照射时数[2]。铜陵市近40年的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图2),其中,夏季减少速率最大, h/10年,秋、冬季节次之, h/10年,春季日照时数则呈略增趋势。由表2也可以看出,铜陵市近10年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

铜陵市近40年以东北风向为主, m/s,呈下降趋势(图3)。 d,主要集中在3―4月和7―8月。大风日最多年份为1965年,为37 d;最少年份为1981年、1982年和1984年,均为0 d。 m/s。
其他气象要素
统计表明,铜陵市近40年来,%/10年的速率呈下降趋势;蒸发量以50 mm/10年的速率减少;年平均最低气温总体波动幅度不大,呈略增趋势;无霜日数呈略增趋势。
3 铜陵市异常气候特征
铜陵市常年受到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由于季风进退的早迟或强度的变化,夏半年西太平洋台风、热带风暴活动的影响等原因[3],导致铜陵市的异常气候主要包括高温干旱、暴雨洪涝、连阴雨、雷电、大风、暴雪以及低温冻害等。
暴雨洪涝
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气象部门规定,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4]。统计表明,铜陵市年暴雨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暴雨极端天气呈上升趋势,即大暴雨日数略有增加。
,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4―%,大暴雨则有75%出现在6―8月。铜陵市的暴雨主要由梅雨形成,高峰量大,洪水频繁,降水历时短、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均,洪水暴涨暴落,致涝成灾。多年来,铜陵市以暴雨洪涝灾害的危害最大,损失最为严重。
高温干旱
高温在气象上通常指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 ℃的天气[5]。铜陵市每年都会有高温天气出现,高温年平均日数为25 d,最多的达43 d(2013年),最少仅为2 d(1982年), ℃(2013年)。统计表明,铜陵市高温日绝大多数出现5―9月,其中88%发生在7―8月,大于38 ℃的高温日绝大部分出现在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