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第一章第4节
工程抗震设防
内容回顾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发生的机理
地震动特性
地震灾害
直接灾害(地面破坏、滑坡塌方、砂土液化、工程结构的破坏)
次生灾害(火灾、水灾、海啸)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本节课
第4节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地震带来的灾害多为
工程结构破坏引起
研究并设法提高各类
工程结构抗震性能
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进行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
来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从震害入手来研究
各类工程结构的破
坏机理和抗震性能
研究
目的
实践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本节课授课要点
了解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机理
介绍抗震设防的依据和抗震设计的思想
给出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所给出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工程结构的破坏机理
工程结构破坏机理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省云林县12层钢筋混凝土商住楼、东侧楼为L型平面。质心和刚心偏离,产生扭转效应。
工程结构破坏机理
分析
m
地震力
c
抗力
扭转效应
平面形状较为复杂
地震力是惯性力,惯性力作用在结构的质量中心。
房屋的抗力是作用在所有抗侧力构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即结构的刚度中心。
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就会导致质心偏离刚心,产生扭转作用的效应。
在扭转作用下,这座房屋向外发生了坍塌。
工程结构破坏机理
台湾集集地震()
台湾省漳化县富贵名门大楼,16层钢筋混凝土住宅楼,平面为C型,平面不规整,柱子间距太大,数量偏少。
工程结构破坏机理
分析
平面形状较为复杂,除了具有扭转效应外…
房屋平面只有两侧有柱,即单跨框架结构。当一侧柱发生破坏时,整个结构都发生坍塌。这类结构明显抗震防线不足。
工程结构破坏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