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
水利水电学院
第六章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二节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发展
三、环境评价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一、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指人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对环境所引起的变化,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效果分:有利和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分:可恢复和不可回复;
按影响程度分: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用以识别和预测人们的开发建设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制定除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从而保证人类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分为:
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的基础)
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指把环境影响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而必须遵守的制度,它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强制性,即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的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发展
制度发展历程:
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969年美国制定“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将环评法律化,形成制度;
随后瑞典、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相继确定了环评体系;
我国环评制度于1979年确立;
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2008年3月28日,国家法制办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这一方面,水利走在前头,1992年就颁布了《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三、环境评价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作为一项技术,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导向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都有重要作用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