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P7)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
0°纬线
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以南为南纬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和180°E重合)
0°—90°(90°N90°S)
表达方式
度数+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例题1
写出A、B的坐标
(A:1°,1°S
B:7°E,0°)
解题方法: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度间距来确定』
2判断A、B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
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②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此外,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20°和160°E在东西半球的分界处(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3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南方)
解题方法:①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东经度大在东,西经度大在西(如:甲110°E乙10°E,则甲在东乙在西;丙110°丁0°,则丙在西丁在东;戊10°E己40°,则戊在东己在西;两地一地在东经度一地在西经度时,要特别注意两地经度和是否超过180°,若超过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如:庚100°辛100°E,则庚在东辛在西)②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北纬度大在北,南纬度大在南③综合①②判断结果即为所求方向
例题2
标出、D的经度
解题思路:由中心的北极点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
由北逆南顺知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在图
中用铅笔标出该方向,以辅助答题)。A的经度为0°,
B的经度为180°,可知、D的经度均为90°。自A至
数值增大,且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向东增
大,所以为东经度即90°E。自A到D数值也增大,但
增加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即向西增大,所以D为西经度90°
2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北)
求A在B的何方向,即求A相对于B的方位,A为要确定方向的点B为参照点。解题思路如下:①判断东西方向:从参照点出发到要确定方向的点去,若行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则要确定方向的点在参照点的东方,反之在西方②判断南北方向:离北极点近则为北方,离南极点近则为南方③综合①②判断的方向即为所求方向。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地轴太阳
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36或366天)
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
产生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66°夹角
注:时间差异-位置越向东去,时间越早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即北逆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