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摘要】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术经历,由其所开创的现代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逐渐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和呼应,但是很少人着墨去关注马氏人类学思想中的人格权平等观念,亦即用法人类学的维度来解读他本人及其经典著述。马林诺夫斯基对人性尊严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内在本旨,同时也诠释了平等之法律价值。据此,从所有人类属性之人格权平等视角来厘析马林诺夫斯基早期人类学中平等价值主题的哲学伦理,实乃为全球不断复苏的后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以及相延伸的民族恐怖主义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
【关键词】法人类学;人格权平等;人性尊严;田野调查
【作者】曾哲,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泽中,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48-007
引言
在西方人类学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人类学历史上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基于自身深入到澳洲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调查的研究收获,马林诺夫斯基发表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野性社会的犯罪与习俗》以及《野蛮社会的性生活》等一系列论著,开创了田野调查的先河,成为法人类学派的一代宗师,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作为现代社会人类学的新生代表作,成就了马氏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首位社会人类学特聘教授。诚如其官方传记作者迈克尔?杨在关于马氏学术生涯早期(1884
―1920年)的长篇传记开篇所说:“如果说查尔斯?达尔文是人类生物学的开山祖师的话,布罗尼斯劳?马林诺夫斯基就是人类学与人类法哲学之人格权平等意识提倡的开山祖师。毫无疑问,这位波兰贵族出生的读书人发明了‘田野研究’这一严格的学术‘成年礼’并带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秉持的别样气质,侵入性地带来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的突破性变革。”[1 ]1在这本传记中,迈克尔?杨用“奥德赛”――一个历经多重苦难,最终成为英雄史诗般的神话人物来比拟马氏关于人类学研究全部过程与内心深处的文明纠结,在他看来是最合适不过的,充分肯定了马氏田野调查方法等研究成果为社会人类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但对笔者而言,亦即后世几乎所有的法哲学研究者而言,最震撼心灵的是那些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基于不作贵族、平民、乞丐或流浪汉之等级区分的人格权应该是平等的理性认知,最值得称道的是马氏在澳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原始部落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他用哲人的慧性与佛者的宽仁以及上帝的心智对待那些生活状态极度落后的原始土著居民的文化信仰,对其原始茹血般的生活状貌所抱有的同情心理与尊重理解其
“原生态图腾”的姿态,是为我们后世学者应该传承的典范。他丝毫没有贵族学者的高傲,更不是那种带有偏见的学术言论,在那样的田野环境背景下,或者是说他在当时那种工作环境下,他是一种怎样的内心世界?在他的同事、助手、助理或学生均表示难以接受的田野调查过程中,以及后来的成书的《日记》中,无不反映其人性本质上的一致性与平等,对美好自然的爱,对人类善念的尊重,对平等人权在人类进化论维度的原初认知,并有意无意地同当时欧洲社会和一些欧陆学者将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进化论”进行对接性比较研究,将风靡一时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到社会人类学理论。笔者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田野调查所记录的私密日记认真阅读并出于对社会人类科学的尊重,从法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再次审读《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仔细体味和假想迈克尔?杨所作传记中那一段段生动描述的一些充满人类原始野性的细节,实在是妙趣天成、毫无雕饰,体现人性之美,人格之真。笔者在其他人类学者对马氏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经典著述或评介的揽阅中,颇为难能地发现马氏内心深处那份对人格平等权自始至终关怀所具有平等意识,那种沁入心扉的人格平等的法律思想或是那种刻在骨子里平等权利思维。更可贵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在原初漫长的人类学理论思想形成过程中所凝练出的那些且鲜为人知关于人类最本真的最土著的平等思想片段,无不留给世上永恒的咏叹和精彩的回忆。
一、人格权平等观念:马氏人类学理论关注人本尊严
作为20世纪初期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就早已彪炳史册,其研究成果自问世以来备受后世学者推崇。曾师从马林诺夫斯基学习人类历史文化论,并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的我述他的尊师的,“这样一个有家学渊源,天资卓绝,经过波、德、英三国高等学府名师培养,又得到了长期实地深入现场调查机会的学者……他发现踏进的是一个形势已大变了的世界……始终离不开时势的学术已不能在老路上继续下去了,正在呼唤新一代的诞生。”[2 ]129可见,马林诺夫斯基作为现代人类学领域的摇旗者,凭借自身在澳洲特罗布里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