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绩
批阅教师
日期
计算机控制实验箱
产品使用说明书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1 月 15 日
目录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3
实验二键盘处理程序的设计 5
实验三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8
实验四脉冲计数实验 11
实验五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13
实验六模拟交通灯实验 16
实验七 A/D转换实验 18
实验八 D/A转换实验 21
实验九矩阵式键盘接口技术实验 23
试验十开关量输出接口实验 27
实验十一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29
实验十二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实验 33
实验十三 8255A并行I/O端口扩充键盘实验 36
实验十四字符型液晶显示实验(SMC1602A) 38
实验十五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验 46
实验十六 LCD12864液晶显示实验(KS0108) 52
实验十七继电器控制实验 60
实验十八单片机播放音乐实验 62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AT89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电路;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学习循环左移或右移指令的使用;
4、学习单片机程序烧录的基本过程和操作;
5、了解单片机的开发过程。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编程器、目标板、单片机AT89S51
三、实验原理电路
由于P1口内部已有上拉电阻,在使用时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如果用P1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则可以不需要驱动电路,直接由限流电阻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实验电路如下:
I/O口分配及硬件连线表:
P2^0—P2^7
LED1—LED8
+5V
+5V
GND
GND
注意事项:
(1)、试验箱LED模块中共有两排,其中白色为共阳极,低电平有效;红色为共阴极,高电平有效。
(2)、实验箱上各模块是独立供电,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模块都要给它提供电源,即+5V 接口都要接到电源模块的+ 5V 电源接口,GND 接口可以不用接(默认实验箱上的 GND 网络都接在一起了),千万不要把+5V 接口接到 GND 接口上,短路烧坏保险管。
(3)、硬件连接表都是按照 C 语言编写的仿真工程连接硬件,适用于AT89S52、ATmega16、PIC16F877A 单片机,若做实验时用到汇编工程,请参照汇编工程里面的仿真电路连接硬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编写程序,使LED1——LED8顺序点亮;
2、汇编源程序并下装到AT89S51单片机,观察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效果;
改变延时时间常数,重复上述步骤。
五、流程图及程序清单
1、流程图
开始
设置初值,点亮LED
LED输出
延时
左移一次
是否>8
否是
2、程序清单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delay(uchar xms)
{
uint i,j;
for(i=xms;i>0;i--)
for(j=110;j>0;j--);
}
void main()
{ uchar m,n;
m=0xfe; //低电平有效
n=1;
while(1)
{ P1=m;
delay(500);
m=m<<1;
m++;
n++;
if(n==9)
{ n=1;
m=0xfe;
}
}}
注:共阴和共阳的区别只是低电平有效和高电平有效
实验二键盘处理程序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矩阵式键盘的结构及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
2、学习应用查询法和中断法实现键盘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编程、目标板、单片机AT89S51
三、实验原理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I/O口分配及硬件连线表:
P2^0—P2^7
LED1—LED8
P3^6
Key1
P3^7
Key2
+5V
+5V
GND
GND
注意事项:
(1)、试验箱LED模块中共有两排,其中白色为共阳极,低电平有效;红色为共阴极,高电平有效。
(2)、实验箱上各模块是独立供电,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模块都要给它提供电源,即+5V 接口都要接到电源模块的+ 5V 电源接口,GND 接口可以不用接(默认实验箱上的 GND 网络都接在一起了),千万不要把+5V 接口接到 GND 接口上,短路烧坏保险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下S1键时,按LED1——LED8的顺序逐一点亮发光二极管;
2、按下S2键时,按LED8——LED1的顺序逐一点亮发光二极管;
五、流程图及程序清单
1、流程图
开始
设置初值,点亮L